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6-1求谏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VIP免费

高中语文 6-1求谏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1/6
高中语文 6-1求谏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2/6
高中语文 6-1求谏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3/6
【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6-1求谏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必须极言规谏极言:竭力陈说。B.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忤:冒犯,触犯。C.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勖:慰问。D.但思正人匡谏正人:正直的人。解析C项,勖:勉励。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假:不真实。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寻:不久B.①必须极言规谏极:竭力。②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理:道理。C.①冀凭直言鲠议鲠:耿直。②陛下开圣虑,纳刍荛纳:采纳。D.①喜则滥赏无功滥:泛滥。②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安:怎么。解析A项,“假”,动词,改换。B项,“理”,顺,指天下太平。D项,“滥”,不切合实际,不加选择。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②至于隋炀帝暴虐③必须极言规谏④便即护短不纳⑤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⑥遂答云“业已为之”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解析在所给的六个语句中。①②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完全相同。①“举措”在文中的意思是“言行举止”,②“至于”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答案D4.下列各组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C项,副词,竟然;A项,①连词,因为,②介词,用;B项,①介词,向,②介词,对于;D项,①连词,表递进,②连词,表转折。答案C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臣亦不能独全其家A.便即护短不纳B.主若自贤,臣不匡正C.必虚己纳之D.或有人臣谏事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作动词,A项形容词作名词,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项无活用。答案C6.下列各句与“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句式相同的一项()(3分)A.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B.下为百姓所怨C.安能谏人D.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A项和B项都是被动句,C项反问句。答案D7.填空。(2分)唐太宗曾引用荀子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________,________。”答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阅读文本选段,完成8~12题。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徴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比见人来奏事者比:近来。B.必当畏犯逆鳞逆:倒生的。[C.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信:确实。D.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渐:逐渐。解析D项,“渐”的意思是“开始”。答案D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都是动词,当做、作为。B项,①表被动;②动词,制造。C项,①判断词,是;②动词,做。D项,①动词,做;②介词,因。答案A10.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是太宗极力“求谏”原因的一项是()(3分)①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②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③自知者明,信为难矣。④人君须得匡谏之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6-1求谏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