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轮机 排水系统VIP免费

水轮机 排水系统_第1页
1/28
水轮机 排水系统_第2页
2/28
水轮机 排水系统_第3页
3/28
第5章排水系统�主要内容1、排水内容和方式2、渗漏排水3、检修排水4、排水系统图5、水源及供水方式6、技术供水系统设备及管道选择7、技术供水系统水力计算�重点难点1、渗漏排水中集水井容积的确定和排水泵选择2、检修排水量的计算和排水泵的选择3、排水系统图设计原则和要求4、会读排水系统图5排水系统31排水系统的内容2渗漏排水33检修排水4排水系统图第5.1节排水内容和方式1、排水任务排除生产用水、机组过水部分的积水、厂房内渗漏水及厂区排水,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和厂房水下部分的检修。2、排水内容1>生产用水的排水:包括发电机电动机空气冷却器的冷却水、推力轴承和上下导轴承油冷却器的冷却水、水泵水轮机导轴承油冷却器的冷却水等。生产用水的排水量大,设备的位置较高,可以用自流的方式排至下游,一般将这部分排水归于供水系统中考虑。2>检修排水:包括低于下游尾水位的压力钢管积水、蜗壳积水和尾水管的积水,以及上、下游闸门的漏水等。检修排水的特点是排水量大,设备的位置低,需用水泵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3>渗漏排水:包括厂内水工建筑物的渗水、机组主轴密封与顶盖漏水、压力钢管伸缩节漏水及各供、排水阀和管件的渗漏水、气水分离器及贮气罐的排水、管道冷凝水、低洼坑积水和生活污水等。渗漏排水的特点是排水量小,位置低,可靠性要求高。因此,一般水电站都设置有集水井,厂内的渗漏排水都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由两台互为备用的水泵排至下游。综上所述,水电站的排水系统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水淹泵房、水淹厂房的事故,因此,设计、施工和运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本章内容只介绍渗漏排水和检修排水。第5.2节渗漏排水1、渗漏排水量的估计厂内渗漏水量与电站的地质条件、枢纽布置、施工质量及设备制造、安装水平有关,难于用计算方法准确地确定。因此,厂内渗漏水量一般是先由水工专业组提出厂房水工建筑物的渗漏水量估计值,然后参考已运行的同类型水电站渗漏水量的大小,并结合本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出渗漏排水量值以作为设计渗漏排水系统的依据。2、渗漏排水的方式渗漏排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集水井排水:该方式是先由设在厂房最低位置的集水井,通过排水管和排水沟收集厂房各处的渗漏水和污水,然后由设在集水井上的排水泵将这些水排至厂外。这种排水方式在厂房结构上比较容易实现,施工方便,工程量小。�廊道排水:该方式是先由设在厂房最低位置的排水廊道,通过排水沟和排水管汇集厂房各处的渗漏水和污水,然后由水泵排至厂外。这种排水方式由于工程开挖量大,廊道位置低,单一用于渗漏排水并不经济,往往是与检修排水合用同一条排水廊道。3、集水井容积的确定厂内的渗漏水通过排水管与排水沟,引至设在厂房最低处的集水井,由两台互为备用的渗漏排水泵排至下游。集水井有几个特征水位,即停泵水位、工作泵启动水位、备用泵启动并发信号的水位、报警水位以及井底高程与井顶高程。有效容积:工作水泵启动水位与停泵水位之间的容积,一般按30~60min渗漏水量的容积来考虑.即设置集水井后,渗漏排水泵不必连续运转,而是每隔半小时至一小时启动一次。若集水井有效容积过小,则排水泵启动频繁,因此,可在不增加开挖量和土建投资的前提下,尽量增大集水井的有效容积,以减少排水泵的起动次数。死容积:集水井中停泵水位以下的容积,它取决于排水泵吸水底阀的大小,以及底阀进水时所要求的淹没深度;备用容积:为工作泵启动水位至备用泵启动水位之间的集水井容积;安全容积是指报警水位至不允许淹没的厂房的地面之间的集水井的容积。备用泵启动水位一般应低于厂房最低排水地面的高程。它使水位报警之后能有一定的时间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防止水淹厂房。备用泵启动水位至报警水位的距离,以及工作泵启动水位至备用泵启动水位的距离不宜过小。否则,在水位波动时,不能保证自动控制的准确性。一般要求两个发信水位距离不小于0.3~0.5m。有些水电站在备用泵启动的同时就发报警信号,而不另设报警水位。4、渗漏排水泵的操作方式渗漏排水泵的起停频繁,而渗漏水的来水情况又很难预计,稍有不慎水泵未及时起动,就会造成水淹泵房和水淹厂房的事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轮机 排水系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