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流派》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微课基本信息知识点名称:京剧的流派学科类型与教学对象: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预计上课时间长度:4分48秒教学目标:了解京剧中的四大流派。教学重点:了解京剧中的四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及表演艺术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区分四大流派的表演艺术风格特点。教学资源与环境:PPT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京剧流派主要是指演员的表演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并且这种风格特点得到师承和传播。一个剧种中出现不同的流派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多种流派的形成是艺术昌盛的反映。(视频)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京剧的流派。聆听观赏语言交流的导入,让学生感觉更轻松。新课教授一、京剧中有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梅派、程派、荀派和尚派。二、四大流派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下他们的艺术特点:1.梅派:由梅兰芳创立。梅兰芳毕生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创造出大量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视频)2.程派:由程砚秋创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过娴静凝重的舞台形象表现古代的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的女性。(视频)3.荀派:由荀慧生创立。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视频)4.尚派:由尚小云创立。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纤巧,以气与力取胜,具有阳刚之美。(视频)聆听思考思考记忆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动用多感观学习京剧中的四大流派,并通过对比去区分四流派的艺术表演风格以及特点。小结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以风格独特的演技(梅派扮相的“样”,唱腔尾音乐自然下垂;程派的别具一格“唱”,尾音上提;荀派俏丽扮相的“浪”,唱腔尾音腔化;尚派表演的“棒”,唱腔尾音干掷。)在京剧舞台上尽领风骚数十年,为京剧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聆听观看再次阐明不同流派的艺术表演风格特点,并进行德育思想渗透。课后作业收集四大流派的代表作。聆听课后延伸,加深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设计理念与特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聆听和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视听法中了解京剧中的四大流派,并通过学习明白四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表演艺术的风格和特点。最后的课后作业环节则给了学生一个对京剧拓展的空间,提高学生收集能力。呈现方式:MP4或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