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学年高中语文7-1活页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明知合行大路合:应该。B.略晓其义即厌之厌:厌恶。C.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己: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等,使之合乎天理。D.里面煞有工夫煞有:很有。解析B项,厌:满足。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别求书看别:另外。B.只恁昏塞不通恁:这般。C.明知合行大路合:应该。D.试自睹当自家当:理当。解析D“”“”“”项,当应为本此。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①代词,书;②代词,人心。B项,①表对象;②表比较。C项,①表被动;②介词,为了。D项,都是介词,把。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极要与他埽除打叠B.不得苟且放过C.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D.若是已认得这个了,里面煞有工夫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词。A“”“”“”项,埽除在文中的意思是洒扫,引申为开导,教育。B“”项,苟且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C“”“”项,分别在文中的意思是不同的方式。D“项,认”“”得在文中的意思是懂得,明白。答案B5“”.下列与君子喻于义句式一致的一项是()(3分)A.蚓无爪牙之利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C.而今安在哉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句。答案D6.填空。(2分)(1)“孔子曰: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2)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如履薄冰。答案(1)君子喻于义(2)如临深渊读文本选段,完成7~11题。“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卷一一六训门人四)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已却悔,如何已:停止。B.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约束。C.自然存天理而行存:保留。D.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免:避免。解析A“”“”项,已表示过去,是完成的意思。答案A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此便是无克己工夫B.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C.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D.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解析D“”“”“”“”项,大段在文中的意思是仔细,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长距离长时间或“”长篇幅。答案D9“”.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方法的一项是()(3分)A.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B.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C.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D.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解析C“”项,仅是对具有上智圣人资质的人而言的,不具有普遍的意义。答案C10.下列有关本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B“”.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导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好。C.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解析A“”“”项,就是一词过于绝对,人欲既指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指其他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妄念。答案A1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