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此次采用了7个城市37个地下室样本数据统计,顶板6种工况5种布置30次试算,底板4种工况2种布置8次试算,外墙4种工况6种形式共24次试算,以确定最合适的结构布置。看点1.含钢量影响因素:4大类8要素2.确定合理值:合理、安全、低值3.如何做到:3个层面进行控制此次采用了7个城市37个地下室样本数据统计,顶板6种工况5种布置30次试算,底板4种工况2种布置8次试算,外墙4种工况6种形式共24次试算,以确定最合适的结构布置。一、影响因素分析1.4大类8要素建筑:A1上部建筑占地下室的比例、A2人防占地下室的比例、A3覆土厚度(含层高、埋深)。结构:A4上部结构高度A5上部结构是否转换、A6结构布置。地区:A7抗震等级。场地:A8场地水压、A9地质情况。2.2种分析方法(1)结构布置、上部结构是否转换、埋深、覆土等:PKPM、理正。(2)上部建筑和人防占的比例:经验、数据和权重法。在地质情况和上部建筑确定的前提下,地下室含钢量的三大影响因素:层高(埋深)、覆土、人防口部、结构方案。3.方案阶段:(1)缩减范围:尽量少做或不做。(2)严控层高:非人防3.6米,人防3.7米。(3)景观布置和排水方式:景观覆土不超过1.2米,确实要种大树,可采取局部堆土方式。地面、顶板、底板排水坡度和方向尽量一致,减少覆土和埋深。(4)上部建筑的影响:层数设计成25层或32层的高度临界值;尽量不做转换或转换面积≤8%(广东、江苏)。二、合理值(安全、合理、低值)三、如何做得到?1.方案阶段:(1)缩减范围:尽量少做或不做。(2)严控层高:非人防3.6米,人防3.7米。(3)景观布置和排水方式:景观覆土不超过1.2米,确实要种大树,可采取局部堆土方式。地面、顶板、底板排水坡度和方向尽量一致,减少覆土和埋深。(4)上部建筑的影响:层数设计成25层或32层的高度临界值;尽量不做转换或转换面积≤8%(广东、江苏)。2.扩初和施工图阶段:(1)多方案比较:特别对基础形式、顶板、底板的结构布置。(2)配筋精细化。3.地下室标准做法地下室统一构造标准(层高、覆土厚度、建筑垫层、排水找坡、汽车出入口坡道、人防主要出入口)。(1)层高:控制梁下高度2800,一般非人防3.6米,人防3.7米。(2)柱网:柱网按8000x(2a+b)/2布置。沿行车道方向柱距8000,垂直行车道方向柱距(2a+b)/2,其中:a为停车位深度,b为行车道宽度。注意:各地对停车位及行车道要求的尺寸有差别。(3)顶板及底板:地下室顶板及底板采用同方向同坡度的结构找坡,取代原建筑垫层找坡的做法。A.层高:是指地下室底板建筑完成面到上层板结构面的距离。(结构计算层高:是指地下室底板结构面到上层板结构面的距离)B.层高过高:四种原因①片面的认为车库净高2.2米,是指最不利空间的净高。其实在设计中,主要能保证“车道处、以及大部分的停车位处”的净高为2.2米即可。②设备高度计算不精确当车库设有“喷淋、通风及电桥架等设备管线”时,管线高度计算时不够精确;或者“风道、喷淋”等设备布置没有尽量避开主车道;或者设备管线交叉点也未避让主车道,导致车库高度人为增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③对常用设备配置要求不清楚(喷淋?风道?错位)④当车库与变配电间或水池等设备用房同层设计时,未采取设备用房处局部降板,而是一同按照设备房的高度来设置同层层高。C.层高经验值:4.顶板平均覆土厚度:(1)应结合景观方案精细化设计,不同种植区域覆土厚度应不同。或采用树池、堆土形式来种植。平均覆土厚度≤1.0米~1.2米。(2)如采用覆土种植,建议覆土厚度如下:种植大树处覆土局部1500;普通乔木处1000;草坪300-400。(3)方案阶段,给排水专业应给出排水方案,根据水管布置长度及上方有无行车情况确定所需覆土厚度,进行局部调整。5.排水找坡和垫层:(1)以前做法a.顶板、底板建筑找坡b.垫层350~400mmc.(顶板找坡可达1米)(2)改进做法a.顶板、底板同向结构找坡坡度(宜为1%~2%)b.垫层100~200mmA.顶板结构布置非人防,顶板采用单向双次最经济,梁高800。人防,顶板采用双向双次布置,梁高900。B.底板结构布置无梁楼盖,且按照此模型配筋。C.侧墙结构地下室钢筋含量平均优化34Kg/㎡。小结在地质情况和上部建筑确定的前提下,地下室含钢量的三大影响因素:层高(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