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战胜危机挑战、加速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济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尽管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缓慢、国内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但经济形势总体好于去年,宏观环境变化蕴藏着新的机遇。就济宁来说,主导产业调整振兴布局逐步展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进入收获期,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显著提高,为乘势快上、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有力支撑。DIFANGPIANDIFANGPIAN地方篇全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加快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张振川242010·1-2综观今年发展形势,机遇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保持知难而进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跨越赶超的志气,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以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把经济提质增速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提增速扩总量、优布局谋长远、惠民生保稳定、抓作风强保障”,正确处理加速发展与转型升级、增量优化与存量提升、重点突破与统筹协调、干好当前与谋划长远、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五个方面的关系,力求速度更快、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后劲更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一、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顺应新一轮经济发展新趋势,坚持保增长促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着力在提升产业层次和整体素质上下更大功夫,在强化创新驱动和大项目带动上下更大功夫,在培植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增长点上下更大功夫,走出一条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转型发展之路。(一)加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加紧编制专门规划,完善配套扶持政策,集中培植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及节能环保等产业。新能源领域重点规划建设济宁高新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加快台联电系列项目运作落地,支持润峰集团、英克莱扩张产能,鼓励相关企业兴办专业协作项目,争取尽早形成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垂直产业链和横向配套产业群,朝着打造“中国光谷”的目标迈进;加快开发车用新型动力电池,鼓励相关企业引进核心技术发展电动汽车。新材料领域依托意可曼、凯伦硅业、泰山玻纤等骨干项目和优势企业,促使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纤维材料两大拳头产品做大做强;通过现有企业嫁接改造,引进建设离子膜、碳纤维、特种合金等精细化工和高性能金属新材料项目,及早形成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新医药领域主攻高端化学合成医药、生物制品、现代中药和医用材料,支持辰欣药业、方健制药等优势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推进合资合作和开发系列新品,逐步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新信息领域主要是深化与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战略合作,联手实施应用软件开发,培植光通信和电子元器件骨干企业,积极开发高端电子信息产品。节能环保领域主攻节能电子电器、节能建材设备、环保设备和新能源装备的研发生产,支持新风光电子、金曼达电工等企业加速膨胀规模、放大带动效应。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实力。突出抓好煤化工、装备制造、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培植,力求四大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份额有新的提高。实施“千户企业改造提升工程”,抓好纳入国家、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抓好“如意纺”技术产业化、小松行走系统、吉利发动机及零部件、华勤半钢子午胎、太阳高档文化用纸、海螺水泥等重点项目,尽快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加紧运作落实民生煤化、中银联想、梁山菱花、中油燃气等一批大项目,打造集聚、低碳、循环、安全的新兴化工园区。大力推进“创百亿工程”,鼓励扶持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山推股份、如意科技、荣信气源等骨干企业壮大规模、晋档升级,进一步扩充50亿级、百亿级企业为主体的强企方阵。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大倾斜扶持力度。年内再新增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利税超千万元企业。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文化产业,支持曲阜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完善规划、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