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敬鬼神而远之(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文章: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指所写的文章B.慎终追远远:远代的祖先C.侮圣人之言侮:轻慢D.樊迟问知“”知:通智,聪明解析文章:文献典籍。答案A2.对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解析①连词,表顺接;②连词,表原因;③动词,参与;④连词,表并列。答案C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3分)A.焉能事鬼B.慎终,追远C.吾力犹能肆诸市朝D.子不语怪、力、乱、神解析A“”项中事: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远:形容词用作名词。C项“”中肆:使动用法。答案D4.下列句子不属于古汉语固定句式的一句是()(3分)A.公伯寮其如命何B.师与商也孰贤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解析A“……”“……”项中如何:把怎么样。B“……项中与孰”:“……”与比,哪一个更。C“”项中无从“……”:没有用来的办法。答案D5.名句填空。(6分)(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2)“子曰:务民之义,______________”,可谓知矣。(3)“子曰:君子有三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敬鬼神而远之(3)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路问事鬼神事:服事B.夫子固有惑志惑志:困惑C.道之将废也与废:废止D.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愬:进谗言解析惑志:怀疑之心。答案B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C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于:介词,向、对/介词,表被动。B项以:介词,把/介词,因。D项而:表递进,并且/表因果,因而。答案C8.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也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他的这种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在当时具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B.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借以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C.“”“孔子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D.“”子夏认为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会和天下人相处和悦而融洽,那时虽无兄弟也如同有了兄弟。解析“”“”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错,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只是不语。答案A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对公伯寮,我的力量还能够让他陈尸街头。(2)君子做事严肃而没有过失,待人庄重而合乎礼仪,那么普天下的人就都是自己的好兄弟。(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