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与卫星通信习题库25/1/12•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四、简答题•五、简单计算题•六、应用题25/1/13选择题•1.191.19世纪世纪60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年代,英国物理学家()()在总结前人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电磁现象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A.A.爱因斯坦爱因斯坦B.B.赫兹赫兹C.C.牛顿牛顿D.D.麦克斯韦麦克斯韦•答案:答案:DD。。•2.HF2.HF电磁波主要传输方式是()传输。电磁波主要传输方式是()传输。•A.A.天波天波B.B.对流层对流层C.C.地波地波D.D.视距视距•答案:答案:AA。。•3.3.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称为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称为()()。。•A.A.天波天波B.B.地波地波C.C.空间波空间波D.D.散射波散射波•答案:答案:BB。。25/1/14选择题•4.两个以上电台使用同一频率而产生的干扰是()。A.邻道干扰B.同频干扰C.阻塞干扰D.杂散干扰答案:B。•5.一般情况下,微波天馈线系统包括()。]A.收、发信机B.天线C.馈线D.极化分离器E.分路系统答案是:BCDE•6.一个SDH微波通信系统可由()组成。A.端站B.枢纽站C.分路站D.中继站E.基站答案是:ABCD25/1/15选择题•7.微波收、发信机主要用于(A)。•A.中频和微波信号间的变换B.不同接口速率数据流的复用C.交叉连接•D.中频调制解调•8.大气折射与等效地球半径大气的(不均匀)导致电波弯曲。电波传播的长期慢衰落是由传播路径上的固定障碍物的(阴影)引起的•9.厘米波的频率范围为(C)。•A、3~30kHzB、30~300kHzC、3GHz~30GHzD、30GHz~300GHz25/1/16选择题•10.无线通信中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随着距离增加一倍,损耗增加(D)dB。A、3B、4C、5D、6•11.无线通信中近距离反射体产生的多径衰落通常为(C)。A、快衰落B、慢衰落C、平衰落D、频率选择性衰落•12.微波包括分(ABCD)。A、米波B、厘米波C、毫米波D、部分丝米波25/1/17选择题•13.无线通信中的接收分集技术分为(ABCD)。A、空间分集B、时间分集C、频率分集D、极化分集•14.无线电波可通过(ABCD)和散射波方式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A、直射波B、反射波C、绕射波D、折射波•15.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很多都采用两个接收天线,以达到(A)分集的效果。A、空间B、频率C、时间D、极化25/1/18选择题•16.系统内由于非线性器件产生的各种组合频率成分落入本频道接收机通带内造成对有用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称为(A)A、互调干扰B、邻道干扰C、多址干扰D、同频干扰•17.微波接力通信是利用微波(视距传播)以接力站的接力方式实现的远距离微波通信,也称微波中继通信。•18.微波通信系统中,(D)把各种信息变换成电信号。A、发信机B、收信机C、多路复用设备D、用户终端设备25/1/19选择题•19.在温带地区,称K=(C)时的大气为“标准大气”。A、2B、1C、4/3D、2/3•20.由于大气的(A)作用,使实际的电波传播不是按直线进行,而是按曲线传播的。A、折射B、反射C、吸收D、散射•21.微波通信中K值的选取,是天线高度设计中的一项主要工作。为便于计算,一般取K值等于4/3,并认为K的变化为(D)。•A、0到1/3B、1/3到2/3•C、2/3到∞D、2/3到∞25/1/110选择题•22).不考虑天线增益,按照自由空间损耗公式,频率增加1倍,损耗增加bdBa)3;b)6;c)10•23).基带信号调制后变换成a•a)中频信号;b)射频信号c)幅频信号25/1/111填空题•1)1)微波的频段范围为微波的频段范围为300Mhz300Mhz到到300300GhzGhz•2)2)按照电波传播机理划分,传播现象分为按照电波传播机理划分,传播现象分为a.a.自由空间自由空间传播传播b.b.折射折射c.c.绕射绕射d.d.反射反射e.e.散射散射•3)3)自由空间的损耗公式自由空间的损耗公式答案:公式为:答案:公式为:Ls=92.4+20lg(D)+20lg(f)Ls=92.4+20lg(D)+20lg(f)式中,式中,Ls=Ls=自由空间损耗,自由空间损耗,dBdBf=f=频率,频率,GHzGHzD=D=路径长度,公里路径长度,公里25/1/112填空题4)按照传播衰落对信号的影响分类,有a.平衰落.B.答案:频率选择性衰落(色散衰落)5)刃型障碍物的尖锋落在收发两端的连线上时绕射损耗为6dB6)余隙标准中K值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