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软起动器VS传统起动方式VIP免费

软起动器VS传统起动方式_第1页
1/7
软起动器VS传统起动方式_第2页
2/7
软起动器VS传统起动方式_第3页
3/7
1软起动器VS传统起动Marketingdepartment,Mar.20072电机起动发展之路笼型异步电动机应用广泛;电动机直接起动时的冲击电流很大,造成电网和机械冲击;有许多种降压起动方式:早期有串联电抗或电阻起动、自耦变压器起动、Y-起动等;20世纪70年代起推广利用晶闸管交流调压技术的软起动器,进而采用微电脑代替模拟控制电路,发展成智能化软起动器。Marketingdepartment,Mar.20073传统起动方式的对比分析直接起动起动电流:额定电流的4至8倍起动转矩:额定转矩的0.5倍至1.5倍特性–电机带有3个端子,低功率和中功率–带载起动–高电流峰值和电压降落–设备简单–机械突跳起动无参数可调Y-起动起动电流:额定电流的1.8至2.6倍;起动转矩:额定转矩的0.5倍;特性:–电机带有6个端子–无载或低阻抗转矩起动–在变为“星-三角”模式时有高电流峰值和转矩–设备需要维护–受到起动时机械应力的限制无参数调整起动电流起动转矩起动电流起动转矩Marketingdepartment,Mar.20074传统起动方式的对比分析(2)一次侧串电阻起动起动电流:额定电流的4.5倍;起动转矩:额定转矩的0.5至0.75倍;特性:–电机带有3个端子,高功率–起动时阻抗转矩增加–高电流峰值–设备庞大笨重,需要维护–受起动时机械应力的限制无参数调整自耦变压器起动起动电流:额定电流的1.7至4倍;起动转矩:额定转矩的0.4至0.85倍;特性:–电机带有3个端子,高功率–起动时阻抗转矩增加–连接到全电压时有高电压降和电流峰值–设备复杂笨重,需要维护–受起动时机械应力的限制无参数调整起动电流起动转矩起动电流起动转矩Marketingdepartment,Mar.20075软起动原理及起动策略分析常规电子起动为了满足起动时机械应力的不同、泵应用中液压瞬变,需要使用者采用若干个电流限制或几个电压斜坡,调整困难;软起动器原理导通角100%200%300%0%20%40%60%80%全电压转矩斜坡负载力矩速度-转矩曲线100%100%电机速度速度-电流曲线200%400%600%0%30%40%60%80%全电压转矩斜坡力矩力矩斜坡负载转矩300%100%速度-转矩曲线100%200%0%20%40%60%80%全电压转矩电流限幅转矩电机转速100%200%400%600%0%20%40%60%80%全电压电流限幅速度-电流曲线电流转矩负载转矩Marketingdepartment,Mar.20076电动机几种起动方式对比概述技术指标传统起动方式软起动器起动方式直接起动自耦变压器起动定子串电阻起动星-三角起动起动电流Ist为直接起动电流倍数100%30%-40%或60%58%-70%33%根据要求最大90%起动电流Ist为直起动转矩倍数100%30%-40%或64%33%-49%33%根据设定最大100%起动级数14、3或23或22连续无级接到电动机线数33363线电流过载倍数5IN(1.5-2.1)IN或3.2IN(3-3.5)IN1.65IN(1-5)INMarketingdepartment,Mar.20077软起动给您带来的好!与传统的电机起动方式比较,电子软起可提供通过消除滑带抑制机械损耗延长机械寿命减少机械冲击降低设备对电网容量的要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软起动器VS传统起动方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