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同步试(一)详解1/5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同步试题(一)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当地不同农业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随着城市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下图为城市岛国新加坡主岛及附近地区示意图。该国人口约543万(2013年),新加坡总面积仅为710.3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经济发达。据此完成3~4题。3.该国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热带种植园农业C.市场园艺业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4.该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A.土地资源短缺B.热量不足C.交通不便D.市场狭小5.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A.气候B.土壤C.市场需求D.政策6.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成不变的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C.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D.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同步试(一)详解2/57.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A.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B.劳动力缺乏C.灌溉水源缺乏D.热量不足9.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C.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D.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湖北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种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据此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0.以前,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A.水分B.地形C.土壤D.市场11.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A.全球变暖,温度提高B.运用技术,调节热量C.改善光照D.提高土壤肥力12.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市场B.政策C.气候D.水源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同步试(一)详解3/5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二、综合题16.读下图“农业影响因素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如果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的生态问题有________。(3)C、D、E中,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是___。(4)分析以下各地农业类型主要的影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南方红壤区种茶树:_________;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农业区:________;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三江平原以“北大仓”著称,这里靠近东能重工业基地,人口稀少,肥沃的黑土广布,建有许多大型国营农场,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米等农产品质量好,深受消费者欢迎。材料二:下列左图为三江平原略图。右图为三江平原曲流图。曲流又称河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1)简析三江平原河曲地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