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1/1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40分)1.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A.地质钻探B.研究地震波C.地层和化石D.理论建模2.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A.A为水圈B.B为生物圈C.C为大气圈D.E,F合为岩石圈(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下地幔B.软流层C.图中D层D.图中G层3.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波就是横波B.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4.如图,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回答下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2/12(1)图中表示地壳与地幔间界面的数字以及界面名称是()A.③一古登堡界面B.⑤一莫霍界面C.⑤一古登堡界面D.③一莫霍界面(2)从图中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点分析,地球内部呈现液态或熔融状态的圈层是()A.⑥一地壳B.④—地幔C.①一内核D.②一外核5.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读图回答下题(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F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2)岩石圈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它的构成是()A.C+E的上部B.C+EC.E+GD.G+H6.地质学家经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实线为P波,虚线为S波)()A.B.C.D.7.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B.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3/128.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主要发源地是()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B.岩石圈是由地壳组成的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10.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漂浮在软流层之上B.软流层的物质状态为液态C.地震波通过软流层时速度加快D.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发源地11.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题。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A.17千米B.5千米C.33千米D.2900千米12.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4/121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C.地壳和地幔D.地壳和地核14.读图,完成下题(1)北美洲的西部有高大的山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处B.山脉位于南极洲块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处C.山脉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D.山脉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2)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原因是位于()①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②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③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④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5/1215.读图:“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完成下题.(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km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B.P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C.P波和S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km深度时同时减慢D.P波传播速度较S波快(2)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厚度最大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圈层是地壳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C.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二、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6.日本当地时间2013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