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题1/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单选题1.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A.《本草纲目》B.《千金方》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2.他生活在东汉时期,所著《伤寒杂病论》收选了300多个药方被尊为“众方之祖”,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A.李时珍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3.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造地动仪4.从“神仙方术”“注重现实人生”“太上老君”,你能联想到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5.下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中人物是()A.祖冲之B.顾恺之C.司马汗D.贾思勰6.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谁吗()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7.造纸术发明于什么时期()A.西汉B.东汉C.秦朝D.南北朝8.舞蹈《千手观音》获得CCTV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比一等奖和特别大奖。你是否知道“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这些词汇跟哪个宗教有关()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9.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开创了“四诊法”B.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10.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然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11.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它的制作者是()A.张衡B.杜诗C.张仲景D.诸葛亮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测试题2/312.与“千手观音”“普度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13.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14.当人们感谢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时,常会送八个字:华佗再世,妙手回春。也就是说,人们在心目中,把华佗当成了神医的代称。请问华佗是哪一时期的名医()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15.某班同学相约寒假一起去看中国最早的佛教建筑,他们应该去()A.河南洛阳白马寺B.山东曲阜孔庙C.四川成都青城山D.福建泉州老君像二、材料分析题16.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1)材料所说的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哪部著作?(2)该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请完成下列问题:(1)《九章算术》成书于什么时候?(2)该书记载了哪些数学成就?(3)该书的出现有哪些重要意义?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老师把五禽戏传给弟子吴普,对他说:“人体应当经常活动,血脉才能流通,不会生病。你身体若有不适,就做做五禽戏,自然就会增加食欲,身体也就轻便了。”吴普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活到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1)材料一中的“老师”指谁?“五禽戏”指什么?这位“老师”还有哪些医学成就?(2)与材料一中的“老师”同时代,由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谁?他在我国医学史上地位如何?他的医学著作是什么?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