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同步测试1/7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人网”上的一个“结点”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2.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法律关系3.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这表明,我们的身份是由()A.父母家庭确定的B.学校老师确定的C.社会关系确定的D.个人自己确定的4.某初中校七年级学生到商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商业经营、发展,体验商场特色服务,与社会有了亲密的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有利于我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不定项选择题)社会是人的集合,也是人们相互关系的集合,人的活动创造了社会,而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同步测试2/7社会又不断影响着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C.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6.(不定项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C.个人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D.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了社会关系7.某学校在开展助残的活动中,许多同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脆弱的变坚强了。可见()A.人在社会中能够不断的成长B.助残活动能够影响同学的心情C..社会生活复杂多变D.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8.随着“人人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益活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他们或在学校和家长的带领下,或独立自主,积极思索并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尝试通过参与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来反哺、认识社会。关于做公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开阔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B.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C.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同步测试3/7D.可以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9.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我们在社会中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逐渐()的过程。A.复杂化B.社会化C.成熟化D.理想化10.(不定项选择题)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A.知识不断丰富B.能力不断提高C.规则意识不断增强D.价值观念日渐形成11.11.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①过马路看见盲人,上前搀扶②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③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无动于衷④参加献爱心捐款活动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12.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家都关注了这些时事。关心时事有利于()①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②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我们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④我们积累个人物质财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期末考试一结束,北京四中的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同步测试4/7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一年轻人:“喂,老头儿,这里离北村有多远?”老者:“还有三百八十丈。”年轻人:“路途怎么讲丈?”老者:“因为你就不讲里(礼)。”这一情景给我们启示是()①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②要杜绝从众心理,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学会倾听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④语言文明及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