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同步测试1/61.1989年美国修订的《道德改革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任职前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上任后还须按月申报。⋯⋯财产申报资料向社会公开,供大众查阅复印,以便接受社会监督。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该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的()A.社会契约B.主权在民C.自由平等D.反对私有制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A.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B.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C.倡导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D.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3.荷兰的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称:若是每个个人把他的权利全部交付给国家,国家就有统御一切事物的天然之权,就是说,国家就有唯一绝对统治之权,每个人必须服从,否则就要受最严厉的处罚。与该主张最契合的著作是()A.《哲学通讯》B.《纯粹理性批判》C.《论法的精神》D.《社会契约论》4.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四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A.宣传发展了人文主义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D.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发展5.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中写道“一个令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他描述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英国D.中国6.“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同步测试2/6上述观点最有可能来自()A.薄伽丘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7.“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A.教育使人认识美德B.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C.法律是理性的体现D.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8.8.“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孟德斯鸠在此主张()A.实行司法权行政权分立B.通过分权实现权力的制约平衡C.中央和地方分权D.实行君主立宪9.某启蒙思想家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该思想家应该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康德D.卢梭10.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D.三权分立学说11.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思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B.提倡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12.有学者研究发现,自18世纪初开始,法国出版的神学书籍下降,科学奇事、世俗文化和艺术书籍比重日增,各种传统形式的文学书籍维持不变。这反映了当时法国()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同步测试3/6A.封建君主专制逐步松动B.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C.受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D.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13.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A.主权在民B.人身自由C.推翻专制D.思想自由14.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