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车位面积为十六平方公尺左右大约6坪。在建筑技术规则中,对室内停车位的法定尺寸标准是:平面车位的标准长宽应为6公尺、2.5公尺,但也可以设置小车位,长宽为5.5公尺、2.5公尺;而机械式车位的尺寸最小不能小於长宽高各为5.5公尺、2.2公尺及1.8公尺(机栻车位的标准尺寸是以外缘为准,所以实际使用时必须扣掉机械的宽度,尺寸相对缩小一些,但是高度不得低於1.8公尺常规公交停车位尺寸我国建筑规范中对车库、停车场设计标准规定得比较复杂,并分为四个等级,并没有规定所谓“标准车位尺寸”,而是规定了相应最低满足的尺寸,如车长不大于6米及车宽不大于1.8米的车,规范车与车之间间距为不小于0.5米,车与墙、车位端之间间距不小于0.5米;车长大于6米不大于8米,车宽大于1.8米不大于2.2米的话,车与车之间间距不小于0.7米等。回车路段的相应规范是满足一辆车一次性回转的需要,这实际上为不同类型的停车场提供了不同的尺寸松动。因此对于一般以停小型车为主的停车场来讲,车位尺寸多采用2.5~2.7×5~6米~的尺寸(象奔驰S系、宝马7系等豪华车车长都超过5米),而单车道回转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双车道不少于5米,现在的停车场为安全起见或者可以停中大型车辆,多设置为6米以上。象2004年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场地作图题就考了一个停车场设计,题目将车位尺寸预设为2.5×5米。双向回转车道预设为5米停车位配建拟新指标小区每200㎡须配一车位来源:新快报作者:吴璇2007年09月14日10:27我来说两句(0)●广州检讨停车配建规划网上征民意●市中心六区三年内将增15万个车位广州市旧的停车位配建规划已不能适应全市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近日市规划局完成了《广州市停车配建指标实施检讨》,对全市停车位的配备拟定了新的指标,该指标体系从昨日起进行为期20天的公示。新的指标规定,广州的住宅区内每200平方米至少配备一个停车位。背景小车保有量激增旧指标不合时宜据广州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广州市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面临的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广州现行的建设项目配建小汽车停车位指标在试行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住宅停车配建指标偏低,停车管理区过于复杂,部分指标的可操作性较小等。为此,市规划局考虑到未来10—15年仍然是广州市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期,以及2007年1月1日起在市区范围内所有道路全面“禁摩”的影响,制定了《广州市停车配建指标实施检讨》,对原有指标进行修改。新的停车配建指标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停车配建标准。经有关部门的分析预测,实施新的配建指标后,以广州市2006年实际规划验收的停车位数量为基础,综合考虑全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的年平均增长趋势和建筑物停车配建按新指标实施的两项主要因素,预计未来三年六区建筑物新增配建停车泊位数超过10万个。据了解,老城区由于新建建筑规模较小,配建停车位数量有限,广州还将发展路边停车和社会公共停车场等措施共同解决老城区停车问题,使中心六区三年内共增加停车泊位15万个。新规划亮点逐个看划分A、B两区配建指标不同据悉,此次制定的新停车配建指标适用对象为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和城市公园、主题公园、风景区、文物古迹游览场所,但不含社会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根据广州市规划控制区,新的指标适用地域为广州市辖十区,即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海珠区、白云区、黄埔区、萝岗区、番禺区、花都区和南沙区。据了解,新指标与现行指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现行指标按照建筑的密度将全市分为一至四区,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车位规划。而新的规划则只将广州分为A、B两区,无论建筑密度的大小如何,只要在同一区域内,则按照同样的标准来配备停车位。A区范围为广园路以南、华南路天河区段和广州大道海珠区段以西与新窖南路以北的地区以及芳村大道的如意坊大桥至鹤洞大桥段以东地区和黄埔区的广深铁路以南、茅岗路以东、石化路以西、港前路以北的城市副中心地区,番禺区中心城区中区,即市桥街东、西环路及市桥水道的围合区域,花都区新华镇老城区,即京广铁路以东,松园以南,茶元南路、体育路、天贵路以西,新街河以北的地区(即城市规划密度1区);B区范围为除A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