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江埔街禾仓小学邱健慧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凋零、含苞、骨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听、说、读、想等方面的能力,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在黑板描出中国地形图,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形图吗?生:中国。(版书中国)师边描台湾地形图,边说: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小岛,它就是(台湾)(板书:台湾),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暂时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台湾海峡把中国与台湾分隔两岸,但两岸骨肉同胞却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画桥)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件出示课题,并在桥上板书课题)2、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以上词语检查读音。3、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课件,指名学生开火车读,齐读。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二行的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第三行字有什么特点(上下结构)(峡、桂、移、湾、彼、怀、胞、脉、旷、余、袭、暂)4、那这些带颜色的生字中,哪些字最难写呢?把你认为最难写的一两个字在田字格里写一个5、师巡视,相机指导“袭、暂”,两字都是上下结构,“袭”上小下大,“暂”上大下小。6、引导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先想一想,再把以下内容补充完整)大陆青年________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用___________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指名口头补充,课件显示答案,学生齐读一遍。三、品读感悟(一)出示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1、指名读。(我感受到了你的心酸,也仿佛看到了小钱那张苍白的脸。谁能在这段话中找到与苍白意思相反的词?)苍白——(红润)1(这段话还有一对反义词,看谁的眼睛最厉害,用横线把它划出来。)凋零——绽放(画花的简笔画,一朵绽放,一朵凋零。)2、现在小钱的生命就像(引读: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并出示这句话: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像字说句话吗?(在这句话下面出示: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18岁花儿绽放的季节,可小钱的生命没绽放就即将结束了,此时,你想对小钱说什么?指名2个学生回答,让后一个读出自己的感受,再全班读出自己的感受。(二)预设句子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2、集体交流,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1)指名读,说感受。相机点拔:此时此刻(点这个词变颜色)指的是什么时候?(针头向…不停止工作。)对啊!请看,出示地震图片,解说:这场地震造成2295人死亡,38万户房屋倒塌,十几万人无家可归。太可怕了,遇到这样的大地震,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生想象回答)对呀,逃命要紧。但是李博士呢?2、引读句子: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问:你从“沉着”这个词体会到李博士是个怎样的人?(训练说话)李博士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李博士曾经说过(出示李博士图像):我从小的理念就和“慈悲为怀”接近,许多记者都说我肯定是佛教信徒,我说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