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雨点儿》一课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第2页从《雨点儿》一课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效果等)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因此,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实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将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以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雨点儿》一课为例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如何让学生理解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突破本课的难点起了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1、多媒体课件降低了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低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思维活跃,但是他们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我们在教学科学童话时常常会有这样的难题,怎样把抽象的自然现象说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容易明白,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又学到科学常识第4页维。比如,课堂上让学生看着图进行句式:“──从──。”的练习,由于学生已观看了花儿绽放、草儿发芽的过程,他们的思维表象得到了丰富,所以在说话训练时,学生的发言踊跃而积极。有的说:“蜜蜂从远方飞来了。”有的说:“小猴子从山上下来了。”有的说:“蛇从洞里爬出来了。”有的说:“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了。”有的说:“小羊从草原上跑来了。”有的说:“猪八戒从天上飞来了。”还有的说:“小动物都从动物园里跑来了。”更有一个学生说:“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了。”引来哄堂大笑。但是,不管学生说了什么,只要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想象,他们的想象能力就能得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想象能力的一条捷径。总之,我们应当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