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应用文的构成要素本章主要内容: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一、主旨1.主旨的概念和作用:应用文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每一篇应用文都有其特定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这种意图和目的反映在写作上,就形成一篇应用文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观点,这种基本精神或观点,就是应用文的主题。主旨在应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全篇的宗旨、灵魂,是衡量写作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决定一篇应用文价值的首要因素。2.主旨的要求“意在笔先”:先确定主题,后搜集、组织材料。正确:内容要反映客观实际。鲜明深刻新颖:要有独到的见解。3.主旨的提练对主旨加以缩小和限制,使主旨更加集中,有针对性。对主旨加以深化和提高,使之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深度。实例某地方的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欺行霸市”时有发生,影响极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结束后,就要将会议的内容和精神加以传达和贯彻。拟题如下:《关于整顿市场秩序的决定》《关于打击欺行霸市不法之徒,整顿市场秩序的决定》《关于严厉打击欺行霸市不法之徒,切实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定》4.主旨的表达(1)表现手法:直白显露(2)表达的要求:鲜明集中(3)表达方式:标题现旨,如《××系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公司2004年工作计划》片言撮要:文首撮要、设置文眼、文中撮要、篇末点题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二、材料1.概念:为了阐明主题所运用的事实和依据。它有两层含义:(1)作者为了写作的需要通过直接的、间接的途径收集获取到的全部事实和理论(素材);(2)主旨确立之后,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经过选择写入文章的那一部分事实和理论(题材)。2.作用: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础,主旨要靠材料来表现和支持。3.材料的种类从材料存在的形态来看:事实材料、观念材料从材料的来源来看:直接材料、间接材料从材料的代表性和概括力来看:个别材料、综合材料从材料产生的时间来看:历史材料、现实材料从材料的性质看:正面材料、反面材料4.材料的积累认真观察生活深入调查采访围绕业务进行搜集建立材料仓库5.材料的选择(1)选材的途径:通过自身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实践,利用工作和调查直接获取一手材料;通过上下左右的机关单位所制发的文字资料进行摘取收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报刊、书籍、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各种信息。(2)选材的要求:要围绕主旨选择材料真:真实、准确精:典型、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新:新事物、新情况、新信息、新经验、新见解、新结论6.材料的运用调动:材料排列,形成一定逻辑关系平衡:材料详略、轻重处理,统一协调匀称:材料文字量相对整齐,对称、均匀的美感按一定的组织形式,把材料与主题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题-材料;材料-主题-材料;材料-主题三、语言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总体来说,语体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书面语体又可分为事物语体、科学语体、宣传语体和文艺语体。应用文的语体基本属于事物语体。1.应用文的语体特点有一套比较固定的习惯用语:行政公文的标题:《关于……的决定》正文的引据:“根据”,“遵照”,“依照”等结尾:“特此通知”,“当否,请批示”等表义明白、通顺、平匀、稳密2.应用文语体的要求准确简练平实规范四、应用文的结构1.结构的概念:结构即文章的内部构造,是如何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组织安排。文章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表现为思维形式的叫做逻辑结构;表现为语言形式的叫做篇章结构。2.结构的作用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主旨决定结构的安排,但结构也能动的表达主旨;材料是结构的物质基础,但结构又使得材料得到适当的组织、安排。逻辑结构反映了作者的思路,它形成文章的线索,对材料的选择和安排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古文之道,谋篇布局是一段最大功夫。——曾国藩3.篇章结构的特点定型性:格式固定明快性(行文单一):一文一事,一文一旨条理性:段落层次有条有理(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常用小标题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