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申请“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的不必填写此活页。课题名称: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研究“创业教育”由英语中“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翻译而来,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主要指对青年的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等的培养。“创业教育”由英语中“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翻译而来,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论述21世纪教育哲学问题正式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这次会议报告中阐述的“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中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护照的问题,要求把创业能力教育护照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这一概念是科林·博尔在1988年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并引起了热烈讨论。他认为:“未来的人都应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如果一个人缺乏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学术的和职业的能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的没有意义”(徐华平,20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刘洋,2004。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考夫曼基金会对创业教育给出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定义:创业教育是一个过程,它向被教育者传授一种概念与技能以识别那些被别人忽视了的机会,以及当别人犹豫不决时他们有足够的洞察力与自信心付诸行动;教育内容包括在风险面前的机会识别与在资源整合的前提下创办一个企业,也包括对企业管理过程的介绍,比如商业计划、市场营销等。可以看出,该定义中创业教育所指向的教育对象是各类受教育者,而非单指大学生。自创业教育概念提出以来,陆续有一些学者对创业教育的含义进行界定。彭钢(1995将创业教育定义为:“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具有独立的教育体系、功能和地位的教育”。杨宁(1999认为:“创业教育是高校创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在校生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运用转化进而创办企业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杨艳萍(2001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在普通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础素质为目标,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课题所讨论的创业教育建立在广义创业教育认识基础上,即创业教育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知识和心理品质等多方面素质,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广义上讲属素质教育范畴。(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国外关于创业现象的研究始于18世纪中期。1999年的欧洲会议提出:“教育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知识和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突出强调要培养创业能力,认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更新教育和培训必须包括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就业还是自谋职业都同等重要。Blanchflower和Oswald(1998对在90年代初的23个经合组织的国家的研究,他们发现年轻人喜欢成为创业者而不是雇员。Greene(2005确认了这一发现:三分之二的年轻美国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