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机现场问题分析曳引机现场问题分析技术中心技术三部1.噪声2.振动3.磁极脱落4.线圈烧毁5.严重发热6.溜车7.运行飞车﹑启动瞬时倒溜8.钢丝绳打滑9.断裂10.表面质量及其他曳引机现场反馈的主要问题曳引机现场反馈的主要问题1.噪声主要现象原因分析可采取解决办法1)轴承的噪声(主要以“咯咯”轴承干磨的噪音为主要声音)。1)轴承室尺寸和形位公差不合格,或轴承缺油。1)轴承注油,具体操作办法见曳引机使用说明书。2)电动机轴向窜动的噪声(以“忽忽”的噪音为主要声音)。2.1)电梯安装时曳引轮与导向轮中心轴向尺寸是否过大;2.2)定子和转子中心没有对齐,轴承室轴向尺寸错误。2.3)曳引轮固定螺钉有松动2.1)调整电梯安装时曳引轮与导向轮中心轴向尺寸是否过大;2.2)返厂修理;2.3)重新固定曳引轮,并定期检查该螺钉是否有松动。3)摩擦片蹭到制动轮毂等。3)制动器动作行程过小,或者闸瓦间隙不均匀。3)调整制动器行程和摩擦片间隙对称度。1.噪声主要现象原因分析可采取解决办法4)金属摩擦噪声。4.1)有焊渣或其他金属颗粒进入曳引机;4.2)电动机本身的旋转与非旋转部件摩擦,如曳引支架与端盖摩擦。4)返厂修理。5)“”连续的嗡嗡的噪音,且随着电流增加而增加。5)电动机本身的转子偏心气隙不均匀,或漆包线固定不好。5)返厂修理。6)高频率又尖锐的“”吱吱噪声。6)输入变频器的参数不合理,变频器的载波频率过高或过低。6)设置变频器为低噪声运行模式,调整变频器的载波频率(一般调节在8kHz以上),另外也可以尝试调节spdpbasevalue和spdlbasevalue的值,接着再调节PI值。2.振动主要现象原因分析可采取解决办法1)连续的轻微的振动,以垂直振动为主要振动。1.1)机架不平整,过于单薄或跨度过大导致的刚度不够,或减振垫安装错误;1.2)摩擦片蹭到制动轮毂;1.3)变频器中设置的电动机参数、PI参数以及加减速度不合理等。1.1)更换机架或减振垫;1.2)调整制动器行程和摩擦片间隙对称度,具体调整方法见曳引机使用说明书;1.3)调整电动机参数PI参数以及加减速度参数等。2)随机的无规律的振动,并且以水平振动为主要振动。2)导轨连接处水平距离过大,或导轨有倾斜、变形、缺油等。2)检查导轨。3)周期性上下垂直振动,且振动的频率与曳引机的运转频率一样。3)曳引轮因张力不均匀或本身的硬度不均匀产生的槽面磨损。3)更换曳引轮(并要拧紧)。3.磁极脱落主要现象原因分析可采取解决办法1)曳引机运行时出现激烈的金属摩擦声,电流也偏离正常值,此外在轿厢空载时手动释放制动器松闸柄,电梯缓慢溜车并伴有金属摩擦声,或电梯不溜车。1.1)磁极与磁钢贴合的表面弧度不准,贴合面有油污导致,或者运输途中或者安装过程中有激烈的碰撞也会导致磁极脱落;1.2)电机在高速运行中如果存在电动机三相短接以紧急制车,也会导致磁极脱落。1.1)返厂修理;1.2)返厂修理,不允许高运行时曳引机三相短接。4.线圈烧毁主要现象原因分析可采取解决办法1)制动器线圈烧毁,烧毁的当时会闻到类似橡胶烧焦的气味。1.1)通入制动器的维持电压过高,或直接通入强激电压作为制动器的维持电压导致制动器发热烧毁;1.2)制动器线圈绝缘破坏,也会导致其线圈烧毁。1.1)更换制动器线圈后,还得纠正通入制动器的压,检查线圈电压特别是维持电压,其最大值不超过额定值的7%;1.2)更换制动器线圈后,打磨制动器引出线口的毛刺,并重新加绝缘套管。2)电动机线圈烧毁,烧毁的当时会闻到类似橡胶产品烧焦的气味;同时线圈电阻与正常值不符。2.1)电动机绝缘破坏漏电导致,绝缘破坏主要体现在曳引机引出线口上;2.2)磁极自学习位置输入错误或运行期间编码器信号丢失长期运行也会导致电动机线圈烧毁。2.1)拆下接线盒与接线排,重新检查出线位置是否引出线有破损,如有则重新用绝缘胶布包扎;2.2)返厂修理,主机更换后得确认磁极位置准确,编码器信号运行过程不丢失(查看电流是否变化或者是否小于铭牌电流来判断)。5.严重发热主要现象原因分析可采取解决办法1)制动器表面严重发烫。1)通入制动器的维持电压过高,或直接通入强激电压作为制动器的维持电压导致制动器发热严重。1)更换制动器线圈后,还得纠正通入制动器的电压,检查线圈电压特别是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