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会校长讲话听后感听曾先生的讲座也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让人收获匪浅。我在敬佩其成功之余,更被其新颖而具实效的教育思想魅力所折服。现简要总结归纳如下:关于师德曾先生提到:一个人最崇高的地方是能够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地方是爱自己的学生,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能够被学生爱。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同时,把关爱倾注到整个教学中,善于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每位同学交朋友,多展开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各方面的交流,用爱去赢得每位学生的信赖。爱,包括了教师工作所有的内涵。教师需要多给学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的去赞美他们,为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范。只要教师能够热爱并且尊重学生,学生能够把老师看作最信任的人,那么师生之间就能够建立起一座桥梁,教育也才能生效。反之,一个不爱别人的人不得爱。作为一名教师,得到学生的爱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一个失去学生爱的教师是最不幸的。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启发他的心智,用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去感悟另外一个不太理智的心灵,学生的心灵是水库,教师的心灵是闸门,一旦开展平等的对话,学生的心灵之水将会喷泄而出。没有人指明过教师应该怎么样去做,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教师的每个行为,甚至于每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榜样是最好的教员。曾军良校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这种无形的力量教会了人们许多课本上学生无法得到的知识。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的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鼓励人,他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对于学生来说,眼睛是他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不管看到什么,他们第1页共7页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身边的老师的行为会非常接近。人是奔着希望前进的。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是帮助者,是引导者,是开发者,是促进者。教师的职责是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教师是万万不能断了学生的希望之路的。教师的话语应字斟句酌,不注意就会伤害到学生。所以就要告诉他们人人有希望,个个有发展。曾先生说到。人活一辈子,先甭说活出光彩,就是活着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糊里糊涂的教一辈子书的人大有人在。我们干工作不怕累,不怕苦,就是怕累得不值,苦得冤枉,怕的就是把宝贵的精力用错了方向。也许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该好好的反思了。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非常重要。所以,每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可以总结为:改善和提高自己。曾军良先生用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做的报告,使人反思,使人进步。关于读书学习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而且学习的速度只有大于社会前进的速度,才可能是进步者。见不到新东西,目光自然会短浅。克服教师傲慢与霸气的方法是开放,体验一下别人的生活,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意识,多看别人的长处,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名家请教。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阅读。阅读的广度改变你生活的内涵,阅读的深度觉得你思想的高度。且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月读5.3本;犹太民族每个14岁以上的孩子都必须和成人一样,每月至少读一本书;其次是前苏联,为55本,平均每人每月读4.6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50本的计划,即每人每月读4.2本;而中国――2005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下同)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第2页共7页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读书日”)。搜狐读书网站2004年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