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党员先进性作用情况调研报告——提升农村党员先进性作用情况调研XX县区农林局屈建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党员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断创新机制,优化措施,搭建平台,使农村党员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事务发展中,成为引领和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体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在提高党的农村执政水平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一、农村党员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特点总的来说,农村党员队伍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引领农民致富方面,切实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了先锋队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实践中,在农村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不到位,甚至不能发挥作用的现象也时有存在,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个别农村党员的信仰出现危机。当前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模式的多元化,一方面使农村党员和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致富的道路上呈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个别农村党员的信仰动摇、党性淡化,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失去热情。二是权利与义务的反差挫伤农村党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党员认为,现在只有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才想到党员,他们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反差很大,这弱化了他们入党的积极性和自豪感,致使他们不主动履行党员的义务。三是不少农民党员缺乏致富本领,“双带”作用乏力。面对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少农村党员想问题、做事情还习惯于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有的虽有致富愿第1页共7页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思路,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茫然无措,致富无门。这些问题和特点的存在,对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较为严重的制约作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判断一个党员的所作所为是否具有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干事创业、带动农民致富上。归纳起来,农村党员先进性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善于提高自身素质,把自身打造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党员,且能够带动和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善于搞好生产经营,努力成为“双带”的典范;三是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四是崇尚科学文明,争做遵纪守法的典范。这几年来,我们着力围绕这四个方面不断创新机制,优化措施,搭建平台,进一步提升和调动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为推进我区农村经济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二、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提升和发挥农村党员先进性作用的措施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夯实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的思想基础。素质的提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教育。近年来,我们首先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系包村活动、基层党建组织“三级连创”活动、“双抓双促”活动、百村示范活动,以及今年的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深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教育广大农村党员进一步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心。一方面通过农村典型事例和党员身边的巨大变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教育,大力弘扬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谈心活动、板报宣传、外出参观、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强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把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保持经常化。在开展党建工作联系包村活动、基层党建组织“三级连创”活动中,结合当前农村党员的状况,以区委党校、农广校为阵地,经常性地开展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训工作,组织农村党员参加种植和养殖等实用技术的教第2页共7页育培训,引导他们推广新品种,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