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第2页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记念性散文,不仅寄托着作者对死难青年的沉痛哀悼,而且燃烧着作者对凶残当局的强烈抨击。作品中作者的这两种悲愤的情感,主要是对通过以下几种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一、运用反语,揭露敌人的反动罪行。用反语来讽刺和揭露敌人的罪行,是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本文就多次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如文章开头以“中华民国”来纪年,实际上表明了作者对段褀瑞执政府的极大愤慨和讽刺。既然是“中华民国”,就应是中国人民的政府。可这样的政府,竟然公然开枪射击请愿的学生,制造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可见这样的政府根本就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伪政府。讽刺之余,作者以犀利的笔调,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行。又如在六部分中,作者说到:“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众所周知,“太平”本义是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这里显然是指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和可悲的局面。“太平”一词的运用,可见蕴涵了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同时又饱含作者多少辛酸与无奈。二、通过对比,展现猛士的勇毅形象。本文中,作者拿两种人与刘和珍这样的猛士进行了对比,从中彰显猛士的勇毅和干练。如第二部分中,作者拿“庸人”与“猛士”进行了对第4页是针对“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们而言的。作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可见,这三句话虽然在字面几乎完全相同,但在反复的运用中,意义却在逐层加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情感。倘缺少了反复这一手法,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