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活品质的调研报告对个人而言,心理健康是正常生活的保证,是正常行为能力的前提;对领导干部而言,心理健康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确保其切实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对全社会而言,心理健康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四位一体”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着重围绕领导干部心理保健的意义、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其心理保健等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以期该问题能引起有关方面更多关注,从而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执政能力。一、加强领导干部心理保健的作用和意义领导干部承担着谋划全局、制定政策、决策拍板的职能,肩负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能否顺利发展的重任,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各级党组织重视。XX县区加强干部心理保健工作,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加强领导干部心理保健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的身心健康直接决定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能否顺利进行。一个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干部既不会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也不会有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不可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心理保健教育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干部队伍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健全他们的心理结构,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加强领导干部心理保健是确保干部正常履职的基本要求。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职工和群众的思想情绪、工作作风和一个单位的整体气氛及工作干劲。一个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领导干部,能通过平时的培养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要把加强心理保健作为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此外,随着依法行政的推进,干部在权力运行上受到更多规则和舆论的监督、制约,在处理复杂利益关系时,对领导艺术的要求更高,也要求干部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再次,加强领导干部心理保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1页共10页领导干部肩负改革、发展、稳定等执政重任,其心理素质如何,不仅直接体现出领导干部自身的领导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还直接影响到其领导职能所涉及并“辐射”到的诸多社会人群。当前社会变革的现实、新旧体制的转轨、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复杂社会现象的出现,导致了领导干部诸多心理矛盾的形成。领导干部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是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情感的人,也是具有多重社会角色的人。如果领导干部自身心理不和谐、领导班子成员间个性心理特征不和谐,不能正确地判断现实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很难落到实处。最后,加强领导干部心理保健是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题中之意。“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提高以后,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已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必需。也就是说,当个体生命从“活着”上升到“生活着”的时候,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的重视也必然从“调味品”提升到“必需品”的位置。精神生活品质,是整个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但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观点相吻合,也正是我们打造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的题中应有之意。领导干部,作为是“全民”的一份子,他们只有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才能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认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应具备以下心理健康要求:一是积极的个性。善于维护正常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善解人意并为他人着想,思维敏捷,善于适应变化的环境,较快地接受新事物、热爱生活、工作态度认真。二是严谨的思维。智力水平正常、能力自然表现,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能正确地判断现实,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各种问题。三是稳定的情绪。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状态。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的情绪困扰负责,不随意迁怒别人,具有民主的性格。四是健全的人格。能对自我作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对于人生有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第2页共10页及坚韧的忍耐力。五是合理的应对。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