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梦想也许只是一墙隔参考发言稿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428班的丁一伟,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标题是:《梦想也许只是一墙之隔》。特别多人都有梦想,大多数人的梦想是出人预料地一致。特别是提到大学,那么大多数人的梦想,可能确实是这两所:清华,与北大。从常德到北京有遥远的一千四百公里,两所大学梦可能比这还要遥远,在我去之前,我是这么想的。然而幸运女神眷顾了,六月六日,两名教师带着我们十四名同学,一同踏上这次令人难以忘却的北上之行。首先去的,也是去最多的,是清华。在清华,我们参观了许多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比方物理加速器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我见到了亲身搭建立备的研究生,博士生,你会惊讶他们为什么这也要亲身来,但我却感遭到了一种真实的亲切,清华人并不高冷,假如不是书包或者T恤上小小的清华二字,或者是清华男生最为著名的公路自行车,你不会发觉他与你的朋友有什么差异,学生如此,教师更是如此,在清华给我们讲解的,都是手底下有着众多研究生硕士博士的著名导师,是真真正正做学咨询的大家,也是没有一点架子,讲起话来也没有隔膜,都是特别地谦逊大方,他们关于我们的咨询题都是特别认真地解答,并不怕咨询。其中最令我经历深入的是那位汽车碰撞实验室的夏教授。夏教授和我们一同吃中饭,在饭桌上时,他展现的是与满头白发不同的幽默风格,不断的在活泼气氛,和同学们交流沟通,还时不时开个玩笑,半认真地与同学定下商定,难以想象的是,他曾是清华湖南招生组的组长,也是没有半点架子,难怪那么多湖南的优秀学子愿意选择清华。清华人以严谨著称,北大人则是思想上更鲜明一些,从来就有北大闹事,清华送饭的传统。北大的校园大概没如何规划,杂乱摆着,这里一个高楼,那儿一个小巷,小巷后面又是一片不如何起眼的林子,直到北大的一中学长说,这里季羡林先生住过,不由得吃了一惊。往里走去,一些古色古香的小房子显露了出来,如此的委婉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华文化骨子里的那种特色。在这里最知名的经济学院,院长却没有多说太多的有关北大,而是更多的谈及我们,他说了许多来北大或者其他名校的途径,告诉了我们许多不应该的误区,让我们更加清醒。我印象最深的依然在北京的一中的学长学姐们,他们之前与我们素不相识,却是饱含热情,其中一位北大的学长最是让人感到鼓励,他曾与我一样在年纪一百多名彷徨,最终竟夺得全省第六,他告诉我,还有两年,什么都有可能,梦想并不遥远。是啊,梦想并不遥远,假如只是看着它,那它有一千四百多公里,但踏实脚步,它可能只是一墙之隔,因而,梦想与现实的间隔是依托人的,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只是一墙之隔。我的发言完毕,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