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笫二次独立作业(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成绩___________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下图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在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同学画出了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3.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6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A.正方、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A.仍在原来位置B.向右移动后静止C.向左移动后静止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C.通过放大镜看到被放大的字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D.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A.拱桥倒影B.水面“折”枝C.手影D.镜中花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例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30cmB.20cmC.15cmD.10cm7.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的机械手表指针的位置.此时实际时间是A.1点20分B.4点35分C.7点50分D.10点05分8.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反映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是9.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留下不少水坑,为了不踩水坑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坑B.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的是水坑C.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坑D.以上都不对10.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甲和丙B.乙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11.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可逆性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要用凹透镜B.医生检查耳道时常用一个凸透镜C.大客车的观后镜要用凹面镜D.公路上转弯处装的是一个凸面镜13.“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14.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面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减少光污染,这是利用了光的A.直线传播B.光的镜面反射C.漫反射D.以上说法都不对1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16.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速就会改变17.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bu正确的是A.图(a)中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可见光谱以外,都属于看不见的光B.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C.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