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树木养护措施VIP免费

树木养护措施_第1页
1/6
树木养护措施_第2页
2/6
树木养护措施_第3页
3/6
树木养护措施1.土壤管理A、土壤改良土壤的改良方法有深耕熟化、客土改良、培土与掺沙、施有机肥等。a、深翻熟化翻土结合施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使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空隙度。深翻的时间一般以冬初为宜,这时伤口易愈合,易发出新根,经过冬季有利于土壤风化、积雪保墒。早春土壤化冻后应及时进行深翻。翻土的深度:粘重土壤翻的较深沙质土壤适当浅耕,地下水位高时宜浅,深层为砾石,也应深翻,并捡出砾石并换好土。深度一般为5――10cm,最好距根系分布层较深,稍远些。深翻应结合施肥,灌溉同时进行。深翻后的土壤状况加以处理,通常维持原来的层次不变,就地耕松后掺合有机肥,再将新土放在下部,表土放在表层。B、土壤管理措施a、松土透气,控制杂草。时间在天气晴朗时,或初晴以后,要选土壤不过干或不过湿时进行。松土除草时不可碰伤树皮,每年松土除草2-3次,大苗松土深度为6-9cm,小苗松土深度为3cm。b、树木、灌木下若出现裸露的土壤,既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又会破坪景观,可于春季利用已有生长繁茂的地被植物进行分株栽植。2.追肥施肥可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素,并不断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A、施肥量施肥量的确定,需依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土壤肥力、水分与光照条件等多种因素。落叶树的施肥根据是每3cm胸径施氮、磷、钾配比为10:6:4复合肥1.0kg,小于1.5cm胸径的小数按此剂量的一半使用。阔叶常绿树种按胸径每3cm胸径施氮、磷、钾配比为10:6:4复合肥0.9-1.0kg为标准。草皮上的施肥,一般施N量为4.8g/m2,N于K的比例以2:1为宜。B、施肥时期休眠期施肥早春或晚秋休眠期施肥,所施肥料一般为迟性长效肥如堆肥、厩肥等有机肥,也可加少量速效肥料,总称为基肥。在晚秋于树木根基周围施有机肥。一般落叶树根系在2月上旬开始活动生长,故以积肥结合试用氮肥,在早春发芽前2-3月最为有利。也可以在冬翻时进行。生长期施肥在树木生长期内,还应及时施入适量的速效性肥料。花灌木宜在花前、花后、花芽分化等时期分别追肥,有些花期长或开花次数多的植物,追肥次数也应增加。如月季,除施足了基肥外,每次开花后要及时追肥。C、施肥方法土壤施肥方法要与树木的根系分布特点相适应。把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层较深较远的地方。具体施肥的深度范围与树种、树龄、土壤和肥料性质有关。银杏等树木根系强大,分布较远,施肥宜深,范围也要大一些。幼树根系浅,分布范围也小,一般施肥范围较小而浅。氮肥可浅施,磷肥应与有机肥混合施。基肥宜深施,追肥宜浅施。常用的施肥方法有:a、沟施1).环施。没树冠正投影线外缘开挖30-40cm宽的环状沟,将肥料施入沟内,上面覆土适踩,使与地平。适用于青、壮龄树。2).放射状沟施。以树干为中心,距干不远处开始,由浅而深向外,挖4-6条分布均匀,呈放射状的沟,沟宽30-40cm,深30-40cm,沟长稍超出树冠正投影的外缘。将肥料施入沟内,上覆土适踩与地平。这种方法可保证内膛枝也能吸收肥分,对壮龄树适用。b、撒施应用于较大面积的群植树坛,树丛或树体高大的孤植树树盘中,把肥料撒于土表,结合秋季深翻,把肥料翻入土中。雨后土壤潮湿或湿润时,直接撒施化肥,或先施化肥溶于水,再浇于根部。在树冠边缘内外,每隔50cm左右挖深度为40-50cm,直径约30cm的穴,施肥穴可挖成一环,也可交错成2-3环,把肥料施入穴内,然后覆盖好。3.修剪植物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容易生长过密,使树木形成天棚形,开花结果集中在顶部,影响了观赏效果。同时,生长过密会形成繁殖病虫害的小环境,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修剪在树木养护中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美化树型,改造树林,调整树势,平衡生长,防止自然灾害,减少病虫害,提高生存活力。整形修剪的原则:根据树木在绿化中的不同用途。根据树龄成年树,修剪重;幼年树,修剪轻。根据生物的特性,要顺其自然。根据具体的工程环境进行修剪。修剪的时间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在落叶后期萌芽前,即休眠期修剪。另一种是萌芽后落叶前,即生长期间的修剪,树木进入休眠后至第二年萌芽前进形修剪,称为休眠期修剪。落叶树大多在冬季和早春进行修剪,常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树木养护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