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剖析2————————————————————————————————作者:————————————————————————————————日期:3《农作物生产技术》练习题项目一《农作物生产概论》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A.棉花、大豆B.小麦、水稻C.甘蔗、玉米D.百合、苜蓿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A.棉花B.玉米C.高粱D.甘蔗3.烟草属于()A.长日照植物B.短日照植物C.中性植物D.定日照植物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有()A.小麦B.西瓜C.水稻D.棉花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B.确定农作物配置C.密度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A.2500~3000℃B.3000~3600℃C.3600~4100℃D.4100℃以上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A.5℃B.10℃C.15℃D.18℃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A.3~5B.5C.8~10D.25~30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A.翻耕B.深松耕C.旋耕D.耙地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A.热量B.水分C.地力与肥料D.经济效益大小413.耕作制度的中心()。A.养地制度B.种植制度C.农作物布局D.复种14.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A.伏耕B.早秋耕C.晚秋耕D.春耕15.确定大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B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C.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16.根据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把农作物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生态经济区。A.需求原则B.生态适应性原则C.经济效益和可行性原则D.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17.农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A.保证生产资料供应B.明确农产品的各种需求C.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D.确定农作物的配置18.≥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适合进行农作物的()。A.一年一熟B.二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19.重型镇压器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A.5B.9-10C.10-12D.20-2520.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A.带宽B.间距C.密度D.幅宽21.土壤耕作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主要起()作用。A.增加土壤养分B.调养地力C.增加土壤水分D.提高土壤温度22.种衣剂的活性部分不包括()A.成膜剂B.农药C.微肥D.植物生长调节剂23.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是()A.合理的密度B.合理的间距C.合理的带宽D.合理的幅宽24.烟草、甘蔗等农作物的收获期以()为标准。A.生理成熟期B.地上部分停止生长C.茎叶变黄D.工艺成熟期525.下列耕作措施中旨在改善0—10厘米表土状况的是()。A.翻耕B.旋耕C.表土耕作D.深松耕26.能打破种子休眠、增进种子的活性,增强种皮透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的是()A.种子包衣B.种子清选C.晒种D.浸种催芽27.在作物生育期间使用的肥料称为()A.种肥B.基肥C.追肥D.犁底肥28.下列属于中性作物的一组是()A小麦、油菜B水稻、烟草C豌豆、荞麦D甘蔗、大豆29.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薯类作物B.纤维作物C.糖料作物D.嗜好性作物30.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A.欲种作物的种类B.品种C.种植面积D.种植方式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积温≥10℃在4000一5000℃之间,可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2.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可以实现稻麦两熟()3.水稻与花生、小麦与豌豆、玉米与甘薯种在一起可趋利避害,增产增收。4.种植密度是指农作物间的距离。农作物左右间的距离称株距,前后间的距离称行距。()5.如棉薯间作时,棉花的边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