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排球校本课程教材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授课对象初高中学生资料来源自编和文献参考一、初、高中排球教材概述(一)排球运动的概念初、高中的排球教材既可以进行比赛‘也可以作为游戏进行娱乐、锻炼,使参加者达到健身和健心的目的。排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是一项集体性运动,排球场地中间以球网为界每队6人分前后两排按规则,规定站位,运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进行进攻和防守,是非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二)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排球是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发明的一种游戏。当时的排球是用篮球的球胆做成的,球胆从网球网上拍来拍去,不使球落地。由于排球是隔网进行的游因而适合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参加。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最先开展这项运动的是广州和香港的一些在校学生,并举行过校际比赛。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在我国有(三)排球运动的教学功能初、高中学生学习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具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在学习排球的过程中,同学间相互交往、合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二、初、高中排球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2.学习和掌握排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战术,安全地进行排球运动。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4.在排球活动中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二)教学内容1.排球基本知识。2.正面下手发球。3.正面双手垫球。4.正面双手传球。5.原地正面屈体扣球。低网正面屈体扣球。7.“中一二”进攻战术。8.教学比赛。(三)教学要求1.排球的教学形式以游戏为主,培养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兴趣。2.对排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不要要求过高,要注重所学的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3.在提高技术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练习时来回球的次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区别对待。5.要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6.在教学比赛中要允许学生失误,要大胆鼓励学生使用技术和创造性的运用技术。7.要注重在排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合作、交往能力。以上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都是建议性,供各校教学时参考。三、初中排球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一)基本知识教学1.基本知识(1)排球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场区所有的界线宽均为5厘米,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他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进攻线与端线之间为后场区。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2)队员场上位置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靠近球网的三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左)、3号位(中)和2号位(右)。另外三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左)、6号位(中)和1号位(右)。(3)发球轮转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发球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转一个位置,即2号位队员转到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到6号位(4)规则简介①持球队员在击球时没有清晰地将球击出,或接触球时有较长时间的停留。判断持球的主要依据是看球的停留时间和击球动作。②连击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但球队第一次击球时,在一个击球动作的情况下,球可以连续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而不视队员为连击。第一次击球包括以下4种情况①接对方发球②接对方扣球③接对方拦回的球④接本方拦网触手的球。(5)排球比赛的用球正式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260,280克。(6)排球比赛的网高排球比赛的网高,成年男子为2.43米,女子为2.24米,少年男子网高一般为2.24~2.35米少年女子网高为2.00~2.15米,有些比赛还可以根据比赛的性质或参加者的水平自定网高。(7)发球发球应在发球区内完成。发球应按次序进行。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