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爱的教育书评爱的教育书评(一)《爱的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着,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有位先生在序言中说,在1920年,他得到这本书的日译本后,一边读一边流泪。他许愿要译成中文,不光是给孩子们读,让所有读这本书的人都跟他一样,感动、惭愧。他终于在1923年将书译成中文,并首先在当时一本有影响的成人综合月刊《东方杂志》上连载。后由开明书店作为《世界少年文学丛刊》出版单行本。五四期间,《爱的教育》就被匡互生、朱光潜、丰子恺、陈望道、黎锦熙、茅盾、夏衍等知名学者作为当时“立达学园”学生们的重点读物,几乎人手一册。当时不少学校教师,也把这本书定为中小学生的必读课外书。这是一篇以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切期盼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叙的,每篇日记,字数虽少。但其中所含的情感却明显突出。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接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加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让人人都有一种想要阅读的渴望。孩子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他们才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感步伐。《爱的教育》成功塑造了许多特色人物,如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安利柯;具有正义感的甘仑;做事认真、很有才干的戴洛西;忍受着父亲的暴力,努力读书,最后感化了父亲的潘克希;还有即使是很瘦小的那格,虽说常常第2页共6页受到别的同学欺负,但他仍自强不屈,努力用功,奋发向上,就是连难爬的杆体操,他也努力攀爬,虽说是因为先天体育有残缺,但他没有灰心、自暴自弃。《爱的教育》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现在我眼前。《爱的教育》是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扫烟囱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从《爱的教育》中,搞教育的我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书中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所以我认为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儿童必读的书物,也是许多爱国青年必读的。让他们看看所谓的“爱”。在此我要对全世界所有拥有“爱”的人说:“亲爱的朋友们,读这本书吧!你一定会受益终生!”爱的教育书评(二)《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小说之一,是意大利每个家庭的必备藏书,是被全世界各国公认的最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正式出版后一百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爱的教育》已经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而且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动画片、连环画,对全世界青少年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3页共6页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我国着名的文学家夏沔尊先生第一次读《爱的教育》的外文版时,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的热泪盈眶。随后夏沔尊先生参照日文和英文两种版本,第一次把《爱的教育》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爱的教育》被朱光潜、丰子恺、陈望道、黎锦熙、茅盾、夏衍等知名学者作为学生们的重点读物,几乎人手一册。不少学校教师也把这本书定为中小学生的课外必读书籍。《爱的教育》是用日记的形式写成的小说,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做事处置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意大利男孩子——恩里科,他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在父亲的悉心教育和影响下,他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诚挚友善,是一个优秀的少年在小说中,作者以一个四年级孩子的视觉角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在整整一个学年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全文有一百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把“爱”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家”,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家”,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文章有三个部分穿插而成的:第一部分是小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