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操作指南呼吸机型号:3100B适应症:*存在ALI或者ARDS的病人,体重在35kg以上,常规通气方式失败且又需要肺保护通气策略的,高频振荡通气将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以下的指标常被认定是是否使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标准。Fi02260%,PEEP210同时P/Fratio<200平台压>30cmH2O弥漫性肺泡病变伴有肺顺应性下降,低氧血症且01>13,01=(FI02XmPaw)/Pa02X100肺气压伤伴有肺漏气(有影像学证据表明有纵膈气肿、气胸、心包积气、气腹或者间质性肺气肿)其他原因造成的难治性缺氧禁忌症:*重度气道阻塞或狭窄。(严重COPD或哮喘)上机之前的准备事宜1,血流动力学状态:患者血流动力学应维持稳定,平均动脉压应该至少要达到75mmHg。2,PH:应大于7.23,病人的镇静状态:使用适当的镇静和肌松药物。4,确保病人有最近的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5,考虑患者床垫的类型,如果可能,需要适当加固患者的床垫。6,确认患者是否需要像CT、MRI之类的非常规检查项目。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应该在给患者进行高频通气之前完成这些检查。7,如果使用封闭式吸痰装置,应确保与管路连接正确,在给患者上机之前应做好气道清理。8,在给患者上机之前与家属做好良好的沟通和解释工作,比如在上机过程中会出现的噪音以及胸部振动的情况。9,实施肺开房策略可以借助振荡器或者使用肺复张手法。使用前检查事项1,连接系统气源2,连接电源3,检查患者的管路与呼吸机的连接4,连接患者管路和湿化装置5,连接振荡器和压力传感器6,打开电源7,检查气源8,检查振荡器关闭9,确保报警功能开启10,患者管路校准11,呼吸机性能校准12,报警检查13,设置的基础流量,振荡频率,吸气时间百分比,振幅和平14,均气道压15,设置最大和最小压力限制16,设置空氧混合器和湿化器17,连接患者气管插管病人管路校准(校准管路的工作必须在实施通气之前完成。校准的目的在于即使是管路存在漏气也能保证压力。在将患者连接到呼吸机之前就应该完成校准。)1.在患者管路Y管处插入阻塞器并且打开基础流量2•旋转ADJUST旋钮到最大3.设置气道高压报警到59cmH2O4•设置偏流到20LPM(球形刻度在中间线,需弯腰观察)5•按住RESET按钮(此时振荡器应处于关闭状态)6•观察气道平均压,调整患者管路或校准螺丝使压力维持在39—43cmH20在调节校准螺丝之前,确保管路没有漏气,基础流量维持在20LPM且管路连接正确。调整校准螺丝时请小心,不要过分旋紧,以免损坏。呼吸机性能校准(呼吸机性能检测能够保证其正常工作运行。在给患者连接高频通气呼吸机之前就要完成校准。)在患者管路Y型管处插入阻塞器并打开基础流量。1.转动ADJUST旋钮到12点钟的位置2.设置基础流量到30LPM3.按住Reset并保持,调节气道平均压至29-31cmH204.设置频率为6Hz,吸气时间百分比33%,按压START/STOP键开启振荡器5.设置振幅为6.06.观察下列参数是否在下表的范围内初步设置和调节1.设置基础流速在25-40LPM2.设置平均气道压(mPaw)比常规机械通气平均气道压高出5cmH2O3.初始设置振幅4.0,调节振幅直至肺部振动(可以观察到从锁骨下到骨盆上的体表振动并可触及)4.初始设置振荡频率在5-6Hz5.设置吸气时间百分比为33%6.对于pH<7.2的严重高碳酸血症,可考虑抽吸气管导管的气囊以造成一部分的漏气。7.在高频振荡通气的初期建议设置FiO2为100%HFOV参数监测与记录*确认并记录呼吸机设置(吸氧浓度,频率,基础流量,吸气时间百分比,振幅,报警,平均气道压)。注意:*如果平均气道压或振幅在通气过程中发生变化,需要评估其临床变化、管路及气道的状况。*请务必记录气囊漏气的状况HFOV的撤机当满足以下目标时可以考虑转换到常频通气PCV模式FiO2设置在0.4左右平均气道压在22-24cmH20SPO2>88%患者应该在以上设置的情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并能够在短时间吸痰操作后氧饱和度不出现明显下降。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改善常频通气初始设置:调节PIP使潮气量达到6-8mL/kg平台压(Pplat)〈35cmH2O吸呼比的设定为1:1-1:2频率20-25bpm平均气道压可以考虑维持在20cmH2O(±2cmH2O)附:HFOV的管理氧合与通气管理如果氧分压改善FiO2需要慢慢降低(每次5%),在撤机时直到60%以下,重新复查胸片用来评估肺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