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1期科技交流总第157期浅析小湾电站引水沟堆积体锚索成孑L技术闻继延(甘肃铁道综合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摘要小湾水电站工程地质情况复杂、边坡防护施工难度大.本文主要通过对引水沟堆积体2舟山梁拖险边坡锚索工程的施工和我们在施工中针对极其复杂的地质情况而采用的特殊施工工艺进行介绍和剖析,重点介绍偏心跟管钻进、”以退为进“的双管接力钻进等钻孔施工工艺和方法,同时对此抢险工程设计上存在的不尽完善之处提出一些改游意见,希望能给同行们一点启示和借鉴.关键词小湾水电站堆积体边坡锚索偏心跟管钻进成孔技术1小湾电站场区简介小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西部南涧县与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上,黑惠江与澜沧江交汇点下游1.5km处,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的8个梯级电站中的第二级,总库容149.14×108m,电站总装机4200MW,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的龙头水库.枢纽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92m.枢纽区河段长2300m,枯水期988m,河流总体由北向南.河谷深切呈”V”型,岸坡因被多条冲沟切割,呈沟梁相间的地貌形态.该段分布岩石为致密的黑云母片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有少量片岩.枢缀的地质构造为一横河走向、陡倾上游的单斜构造.除坝前分布有一条Ⅱ级断层外,尚分布有20条Ⅲ级断层,只有一条为NNE向,其余均为NWW向,陡倾向上游,属层间挤压.Ⅳ级结构面多为走向近SN和NWW陡倾角的小断层挤压面.节理以走向近SN的陡倾角节理最为发育,其次为走向NWW的陡倾角节理.2饮水沟堆积体边坡2.1工程地质条件饮水沟崩塌堆积体边坡位于左岸坝前,其平面形态似舌形,上游侧边界部位地形为相对凸起的2#山梁,基岩裸露;下游侧为冲沟(饮水沟)凹地.开挖边坡走向约为N18。E,开挖坡度45。,根据钻孔资料,堆积体铅西厚度平均在33.37m,最大厚度为70分布高程在1130—1600m,EW方向长度约700m,SN方向宽度约190m,最大高差约460m,总体积约4×106m.堆积体主要由块石、特大孤石夹碎石质粉土或碎石层组成,碎石土不成层,主要填塞在块石缝隙之间.碎块石成分为黑云母花岗片麻岩,碎、块石含量约占70%.崩塌堆积体下部基岩为MV一1层黑云母花岗片麻岩夹角闪片岩,弱风化,岩体破碎.堆积体内发育裂隙潜水和脉状裂隙承压水,岩层透水性强,钻孔内涌水受季节性降水补给影响较大.2.2抢险锚索结构与排布2#山梁抢险(Qx)锚索结构为土工布和细帆布双层防护拉力集中型无粘结锚索,分为1000KN和1800KN两种。孔深3O一75m,共计7万余米,后斌加固(JG)和增加(ZJ)锚索也近2万米,孔径150ram,钻孔倾角为下倾10。,锚索间距纵向×横向分为2m×5m和4m×5m两种.设计上严。j05.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8年第1期科技交流总第157期格要求锚固段处于较完整的弱风化基岩内,此项工作由现场监理工程师鉴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钻孔倾角必须采用精密度极高的测斜仪进行测量.3堆积体边坡中的钻孔技术3.1直接跟管钻进技术对于堆积体厚度较小、破碎带埋深较浅且孤石分布较少的地层段,主要采用168偏心跟管钻进,穿过破碎岩层,然后更换138直钎钻头继续钻进.采用套管护壁的方式防止因孔壁坍塌造成的埋钻、卡钻事故,同时确保锚索安装到位.该工地中与之配合使用较多的是成都产低风压两件套偏心跟管钻具,其特点是产品较为稳定,钻进事故率小;缺点为钻进速度较慢、导向性差.3.2固壁注浆后跟管钻进技术对于堆积体厚度较大、破碎带埋深较大且孔底涌水较大的地层段,由于直接跟进套管的难度较大,埋钻现象较为普遍,多采用固壁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即通过钻杆向孔内注入水泥净浆,封闭孔内漏风裂隙,同时将孔底内淤泥质粉砂层或流砂地层渗透搅拌凝固成可钻进的水泥质土层.固壁注浆后钻孔难度相对降低,一次成孔率增大,对改善锚固段地层性质,提高锚固力大有帮助.但水泥浆液受初凝时间控制,凝结速度较为缓慢,因此成孔周期较长.同时,由于堆积体地层裂隙众多且贯通性较强,注浆效果圜地层破碎程度、地层含水量及注浆压力的不同差异很大,要求反复间歇性注浆,注浆量无法控制,耗工耗料,造成钻孔成本提高.受边坡抢险任务紧迫性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固壁注浆后再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