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教学目的1、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杰出的精神世界。3、掌握比喻、夸大、排比的修辞方法。2、教学重点难点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杰出的精神世界3、教学课时:3课时4、教学预设第一课时1、导入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理解多少?)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2、整体感知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考虑: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能够分为几个部分?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平常的眼睛。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咨询?3、精读文本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考虑: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1-须发2-面部轮廓构造3-面部特征4-长相5-访问者的态度。)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大的句子。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比喻和夸大铺排兼用: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皱似树皮——喻乌黑的脸膛;牵扯不清的树根——喻眉毛;泡沫——喻鬈发;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拟插图)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凡,甚至粗俗。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4)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一般群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说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一般群众。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提醒这一点,也确实是提醒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5)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访问者感到绝望。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宏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4、布置作业: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假设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展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么样描写?第二课时1、复习旧课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假设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展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么样描写?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凡甚至丑陋;二是他和一般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2、感悟文本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平常的眼睛)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奇妙的夸大和连珠的比喻)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化、精确的洞察力。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大外,还用了什么修辞?(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够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援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运用夸大,干脆有力,耐人寻味,非常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比照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晰楚,……这对眼睛连最微缺乏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提醒广袤无垠的宇宙。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关键语句的分析)考虑: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为什么不描写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