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概念(填空或简答)1、对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的要求有:高质量、大容量、多业务、长距离、抗干扰。2、个人通信是实现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传送任何信息的理想通信,其基本特征是把信息传送到个人。2、有效性传输技术是指有效地利用信道。使得有更多的信息通过信道传送并分别接收。3、通信有效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信源处理技术、信道的利用。4、可靠性传输技术是保证通信质量可靠。包括检错与纠错编码技术、信道改善技术、保密技术以及高可靠性的调制解调技术等。5、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微波频率作载波,采用中继(接力)方式在地面上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微波频率在0.3~300GHz范围。6、按与终端复用设备的连接关系,微波站分为终端站、分路站和中继站。7、可以沟通干线上两个方向之间通信的站称为分路站。微波分路站和枢纽站统称微波主站。8、微波站的主要设备包括发信设备、收信设备、天馈系统、电源设备以及监测控制设备等。9、按照收发信机转接信号时的接口频带划分,分为3种:基带转接方式、中频转接方式、微波转接方式。10、地形地物对微波传播的影响主要有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和吸收。11、基带接口是数字复用设备与微波信道设备之间、再生转接中间站收发信机之间的接口。有两种:近距离接口——需要连接的设备相距较近。远距离接口——发送端需将信码码型变换,接收端定时提取和信码再生。12、在选择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对传输失真的适应能力、抗衰落能力、勤务信号的传输方式、设备的复杂程度。13、标准中频频率有70MHz和140MHz两种。14、对流层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不同,因而其折射率也不同,使其中的微波传播不是按直线而是按曲线前进。15、引入等效地球半径的概念,可以将电磁波射线看作直线。16、卫星通信是指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转发信号实现的无线电通信。17、同步卫星是指在赤道上空约35800km高的圆形轨道上与地球自转同向运行的卫星。18、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跟踪遥测指令站、卫星通信地球站及地面传输线路组成。卫星通信使用的频率范围选在微波频段。19、在卫星通信线路中,通常把从发信地球站到卫星这一段称为上行线路,从卫星到收信地球站一段称为下行线路。20、一个通信卫星主要由天线分系统、通信分系统、电源分系统、跟踪遥测与指令分系统、控制分系统五大部分组成。21、卫星定向天线按其覆盖面大小分为覆球波束天线、点波束天线、赋形波束天线。22、卫星转发器直接起着转发各地球站信号的作用,是通信卫星的主体设备。通常分为两大类:透明转发器、处理转发器。透明转发器单纯地完成转发任务。处理转发器除了信号转发外,还具有信号处理功能。23、卫星转发器基本要求是附加噪声和失真小、要有足够的工作频带、要有足够大的总增益、频率稳定度和可靠性尽量高。124、地球站天线跟踪卫星的方法有手动跟踪、程序跟踪和自动跟踪三种。25、卫星上的信号处理一般分三种情况:星上再生、星上交换、更高级处理。26、在卫星通信中实现多址联接的技术基础是信号分割,只要信号之间在某一参量上有差别。27、在卫星通信中常见的多址联接方式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空分多址和码分多址。28、分组通信方式是利用卫星通信的广播性进行数据传输与交换的动态分配技术。实现的方案主要是ALOHA方式。28、VSAT系统是由一个主站和若干个VSAT终端组成的卫星通信系统。VSAT网络以传输数据业务为主。29、在VSAT系统中,出站链路的数据流可以是连续的,而入站链路的信息必须是突发性的。出站链路与入站链路的业务量是不对称的,称作业务不平衡网络。30、VSAT卫星通信网的主站具有全网的出站信息和入站信息传输、分组交换和控制功能。31、VSAT小站主要作用是给用户终端提供传输通道。包括小型天线,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三部分。32、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系统由光发送机、光纤、光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33、按光纤剖面折射率分布分类分成:阶跃光纤、渐变型光纤、三角形光纤。34、按传导模的数目分类分成:多模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