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之儿童肾病综合征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儿科学涉及很多知识点,导致考生们不能很好地掌握,为了帮助考生更有信息地迎接考试,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儿童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肾脏疾病,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血浆中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NS、肾炎型NS;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NS三种类型。儿童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儿科学知识点NS病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致血浆中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疾病,儿童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起病缓慢,各种感染可以诱发该病。儿科学知识点NS临床表现以学龄前儿童多见,3〜5岁为发病高峰。男比女多,男:女约为1.5〜3.7:1。水肿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最早为家长所发现。水肿可轻可重,常始自眼睑、颜面,渐及四肢全身。水肿为凹陷性,严重者可出现浆膜腔积液,如胸水、腹水,男孩常有显著阴囊水肿。体重可增30%〜50%。严重水肿时,大腿和腹部皮肤可见白纹或紫纹。水肿严重程度通常与预后无关。水肿的同时常有尿量减少。除水肿外,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有时伴有腹泻,可能与肠黏膜水肿和伴感染有关,病期久或频繁复发者,可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发育落后等。肾炎型NS患儿可有血压增高和血尿。部分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意识不清、抽搐等。激素治疗过程中,实然出现腰痛伴血尿、血压升高、水肿加重或肾功能恶化,提示肾静脉血栓形成。继发性NS除有NS的临床表现外,常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如狼疮性肾炎可有皮肤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紫癜性肾炎可有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等过敏性紫癜表现。先天性NS常在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并常伴有特殊面貌、母娩大胎盘等。儿科学知识点NS检查1•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多在+++以上,或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三50mg/(kg・d),或者尿蛋白/肌酐三2.0。尿沉渣镜检可见透明管型及少数颗粒管型。肾炎型NS患儿可有红细胞、上皮细胞及细胞管型。尿蛋白减少或消失是病情好转的标志。2.血浆蛋白血浆总蛋白低于正常,白蛋白下降更明显,常<25〜30g/L,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球蛋白中a2、B-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高,Y-球蛋白下降。3.血脂血胆固醇25.7mmol/L,其他脂类如三酰甘油酯、磷脂等也可增高。由于脂类增高血清可呈乳白色。4.其他血液检测血沉增快,部分患儿可有血清补体C3降低,可出现氮质血症。5.影像学检测超声检查可发现腹腔、胸腔积液,肾脏体积增大等。6.肾脏病理检查肾脏病理检查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有5类种型,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通过肾活检明确其病理分型、肾脏病变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开展。儿科学知识点NS诊断诊断肾病综合征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凡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d,或>3.5g/kg)、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5.7mmol/L,>220mg/dl)、低白蛋白血症均可诊为肾病综合征。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的必备条件。根据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分为敏感、耐药(足量激素8周无效或仅有部分效应)、激素依赖。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频繁复发(半年三2次,1年三3次者)。激素耐药、依赖及频繁复发称为难治性肾病。难治性肾病是肾活检指征之一。儿科学知识点NS并发症1.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及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亦是导致复发及激素耐药的常见原因。本征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有:①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增加导致体液免疫功能低下;②常伴有细胞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功能不足;③蛋白质营养不良、水肿致局部循环障碍;④常应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抑制免疫系统。常见的有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及原发性腹膜炎。细菌性感染中以肺炎球菌感染为主,近年杆菌所致感染亦见增加(如大肠杆菌)。一般不主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一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