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大纲(理论课)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总学时(学分):40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实验_6_学时,自修丄学时面向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1、性质、任务性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属于必修课。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后运营的影响与危害性,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与有效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能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能够了解正确布置察勘任务、顺利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有关图表),并且能够了解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工程设计与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门课程所涉及的前续课程有:岩石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等,与后续课程相衔接的课程有: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水工建筑中常用的地质图件和资料,为今后学习农水及水工等专业课打下基础。三、教学内容绪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学习重点:(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任务(2)了解课程特点、学习方法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的一般特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重力、密度、地磁、地温、地球的构造()外圈层构造()内圈层构造()表面形态、地壳及地质作用()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质作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地质历史及地层时代()地层时代的概念()地层年代的确定方法:绝对年代、相对年代的确定学习重点:2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密度、地磁、地温2、熟练掌握地球内外圈层构造3、掌握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地质作用4、掌握地层时代的确定方法AA*—-JJU-j—'第一早岩石、造岩矿物()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颜色、条痕、光泽、解理、断口、硬度、其他性质()矿物的肉眼鉴定、火成岩()火成岩的产状:侵入岩、喷出岩的产状()火成岩的特征: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火成岩的分类、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风化、搬运、沉积、成岩个阶段()沉积岩的特征: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特征()沉积岩的分类及鉴定、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及类型: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变质岩的分类及鉴定学习重点:1、熟练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与肉眼鉴定方法2、熟练掌握火成岩的产状、特征、分类与鉴定3、熟悉掌握建筑沉积岩的形成、特征、分类与鉴定4、熟悉掌握变质岩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类型、特征、分类与鉴定第三早地质构造1、地壳运动(1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水平、垂直运动(2地壳运动的标志:水平、垂直运动的标志(3全球地壳运动活动带的空间分布2、水平构造与倾斜构造(1水平构造(2倾斜构造(3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3、褶皱构造(1褶皱的基本类型(背斜、向斜和褶曲要素(核、翼、轴面、轴线、枢纽(2褶皱的基本形态:按轴面和两翼岩层产状分类,按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分类,按枢纽的产状分类,按转折端形态分类(3褶皱的识别4、断裂构造(1节理的类型及特征:节理成因分类(原生节理、次生节理、构造节理,节理力学性质分类(张节理、剪节理、劈理,节理的工程地质评价(2)断层: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破碎带、断层线、断盘、断距),断层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断层的形态分类、断层的力学性质分类、断层产状与岩层产状分类),断层的识别(地层界限不3连续或岩层中断、岩层不对称重复或缺失、构造作用形成的伴生现象、地貌标志),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5、活断层(1)活断层活动年代的确定问题:年代下限、上限、年龄测定方法(2)活断层的分类及其特征(3)活断层的判别标志:直接、间接、参考标志(4)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及评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