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目标,围绕统计中心工作,通过业务技能培训、调查研究和实践锻炼、业务练兵等活动,推动学习成果向履职能力转化,为服务科学发展,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提供能力保障。二、目标任务(一)提高学习能力,提升个人素质统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涵盖领域宽,统计人员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胜任工作。要多读书读好书,认真参加各类培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境界。要向兄弟省市和身边的同志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勤于思考,将理论与工作实际进行对照、比较,使之为我所用,融会贯通。要勇于实践,学以致用,把学习和思考的成果转化为行动和实践。要善于反思,在每项工作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查找原因,不断改进。(二)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推动统计改革改革创新是实现统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眼大局,拓宽思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创造潜能。要善于把上级文件精神同统计工作结合起来,把国家、省市局的工作要求与实际结合起来,把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原则性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从实际出发,将上级的要求、部署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方案,转化为工作举措,创造性地推动各项统计改革和建设。(三)提高数据采集整理能力,保证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要提高数据采集能力,依靠“四大工程”建设,改进数据采集方法,积极推进基层单位数据联网直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传输的效力。要提高数据解读能力,加强对统计数据信息的识别、判断、分析和提取,对统计数据内含信息进行系统思考和深度挖掘,不断提高对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和预判能力,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第1页共7页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关口前移”,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四)提高分析写作表达能力,提供优质统计服务统计部门不仅仅是采集加工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数据、应用数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要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的中心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要充分认识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学习,认真实践,全面提升统计分析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要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趋势预测和因素分析,加快统计信息资料加工整理和报送的速度,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党政领导、决策部门和新闻媒体,发挥好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研究新的服务手段,开发新的统计产品,拓宽新的服务领域,丰富统计产品的种类和信息量,认真把握统计宣传力度、范围和内容,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正面导向作用和统计宣传发展的作用。(五)提高保障服务能力,保证统计工作顺利运行统计工作的顺利运行离不开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要切实维护当前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营造更加优良和谐的工作环境。全局内部要强化团队意识,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心,求同存异,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科室之间要增强协调配合意识,上下一条心,全局一盘棋,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要提高对外沟通协调能力,充分调动部门的积极性,善于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组织开展好统计工作。要注意加强调查研究,熟悉自己所负责领域的工作,掌握活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要胸怀全局,目光高远,跳出统计看统计,把各项工作放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大格局、大趋势中去思考和谋划。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思考在前、谋划在前,善于推动工作而不是被工作推着走,切实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六)提高执行落实能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提高统计系统执行力,是各项统计任务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局利益与第2页共7页局部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服从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要坚决执行上级的各项决定,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求真务实,勤奋敬业,扎实工作,雷厉风行,提高效率,不拖拉不马虎不推诿不懈怠。要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管人管事,规范运作。要强化目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