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谈治学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作者简介陈亮力主抗金。所作文章,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曾多次上书,痛斥秦桧奸邪,倡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曾两次被诬入狱。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金。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这首词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别之后。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再读课文读准句读文本探究1、讨论交流,说说这首词的意思。酒醉里,我挑灯观赏宝剑,梦醒后只听到军营中号角声声。军营里,官兵正在分吃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沙场上正进行着秋季大阅兵。骏马像的卢那样飞跃驰骋,弓弦紧绷发出霹雳般的响声。我多想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得到我生前死后的英明。只可惜自己已经白发丛生了。2、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句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3、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通过写军中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归纳主旨课堂练习:1、词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戍边报国志愿的句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表现战士骑术精湛,射技高超的句子:2、表现盛大的阅兵场面的句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6、词中借虚幻梦境实写对军旅生活的渴望的句子:可怜白发生。5、词人慨叹壮志未酬,而年事已高的句子:4、表现词人为了君主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美名的句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布置作业1、假如你是陈同甫,请你给辛弃疾写封回信。2、请给辛弃疾写个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