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法律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4、用标出不懂的词语。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沟通记字方法。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指名分段读。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1、朗读理解第一段:(1)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指导朗读。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1)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2)齐读最后一段,质疑。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1)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2)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3)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4)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4、整体欣赏感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葫芦、叶子与果实关系等课外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正确处理识字与学文的关系。本课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一)学习“葫、芦”。1、出示葫芦图片:谁能叫出它的名字?(“芦“读轻声)2、谁可以介绍葫芦?(外形、颜色、作用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葫芦”怎么写?(二)学习“藤”字。1、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葫芦长在哪里?(葫芦藤图片)2、出示“藤”卡片:请认真观察,想想怎样记住它?3、认读卡片(读音、字形、组词)(三)今日,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有趣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读文识字(一)请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二)范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第一自然段1、同学们预习得很好,看来,这几个词难不倒你了吧。(出示词语: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几个葫芦)2、你能用这三个词描述葫芦生长的过程吗?3、真了不起!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谁能告诉大家是第几自然段?4、请一生朗读第一自然段。5、读好这一段可真不容易,它藏着好几个生字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葫、芦、藤、哇)6、学习“哇”:出示卡片(读音、字形、组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练习:给“哇”换偏旁再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