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一轮专题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题练兵新人教版选修51.2010年2月5日,《沈阳日报》报道,沈阳市为了保证行政、司法机关公正执法和便于社会监督,实施了阳光工程——执法公示制,即各执法单位向市民公布本部门职责、政策规定、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审批权限和举报电话等。执法公示制的透明性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也使行政、司法机关的服务观念越来越强。市民们高兴地说,公示制使官少了,公仆多了。(1)执法公示制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的哪些原则?(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执法公示制对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答案】(1)执法公示制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2)执法公示制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执法机关阳光执法,增加执法的透明度,可以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避免违法执法。其次,执法公示制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进行有效的监督,切实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总之,公示制可以使依法治国的本质得以体现,依法治国的目的得以实现。2.2010年1月28日,人民网报道,有记者在南方调查时发现,少数行政宣传标语让人心跳:“该扎不扎,见了就抓”,“放火烧山,牢底坐穿”,“该流不流,拉猪牵牛”据反映,农民对这类标语很气愤,称他们是“土匪标语”;专家也大为惊讶,称其为“暴力标语”。一位乡长说:“这些标语对农村社会管理是有用的。有的农民素质低,不懂法不懂政策,不守法还对抗政策,所以先在标语里把违法、对抗政策的严重后果讲到他们害怕,他们才可能听政府的,守法守政策”。运用法律知识,谈谈你对此事的认识。【答案】法律不是吓唬民众的工具。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法律的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为了人民权利不受侵犯,法律需要约束政府的行为。这一现象反映了某些政府官员“素质低、不懂法、不懂政策”的问题。3.2009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及时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新要求。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0553件,审结7725件,同比分别上升29.53%和24.20%;全国各级法院受理案件1071l275件,审结、执结9839358件同比分别上升%和11.17%。有人认为,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求司法机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答案】(1)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之一。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司法机关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公正地执法和司法,尽职尽责地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依法治国的保障。命题看到了这点,有其合理性。(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广大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命题把司法机关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是错误的。(3)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必须做到:①有法可依,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②每个社会成员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依法办事,这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③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④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为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些年来,围绕中共浙江省委提出的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决策,全省上下协同努力,民主法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材料二2009年,浙江省在进一步贯彻实施全国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门立法、问计于民。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条例、省城市公共环境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