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学案《最后一课》学案学习目的:1.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入含义,激发爱国热情,认真学习,预备今后为祖国建立作奉献。学习重难点:1.分析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2.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入含义,激发爱国热情。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课文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2.依照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xié()持ào()悔chà()异qí()祷哽()咽郝()叟惩()罚钥()匙3.解释下面的词语①征发:②祈祷:③惊讶:④喧哗:⑤后悔:4.指出以下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似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③他讲得大概挺容易,挺容易。()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5.诵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开展的四个阶段。6.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缘故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三、合作释疑研读文本7.体会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①?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②“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说明什么?③?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④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有什么作用?⑤?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8.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并分析其作用。①外貌描写:.xkb1②神态描写:③动作描写:④语言描写:9.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似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入含义?10.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一个一般人的身份出现?新课标第一网四、拓展延伸11.当韩麦尔先生说完放学以后,假设教室里只剩下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请你设想一下他们俩会做些或说些什么?五、课堂小结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是一位线索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展开情节,真实地反映了陷落区的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决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六、达标测试12.都德是?国著名小说家,该文以?为背景。13.以下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赫叟(hǎosǒu)惊讶(chà)哽住(gěng)B.祈祷(qí)?后悔(ào)挟(jiá)C.惩处(chěng)板凳(dèng)?捂(wǔ)D.紫藤(téng)?钥匙(yàoshi)赚(zhuàn)14.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祈祷?督学?B.思考?墙璧C.惨白?堵塞?D.戒尺?溜冰15.选出以下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答:()A.吵嚷扰乱B.声音大而杂??C.喧哗沸腾??D.喧哗喧哗(2)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惊讶。答:()A.惊叹B.惊奇C.疑惑D.内心不明白(3)“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本人一定够难受的了。”答:()A.批判指责B.处分C.抱怨D.严峻地责骂16.依照课文,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1)平常日子,学校开场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哗、吵嚷、喧哗),确实是在街上也能听到。2)这悲伤的人好似恨不得把本人明白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装进、送进)我们的脑子里去。Xkb13)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激我们教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效劳,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仰慕、仰慕)。17.选出以下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B.但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似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似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以下标题:?突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的钟声也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