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评点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点拨:以学生之辈份称其为先生,这本身确实是表达一种尊敬和爱戴。][置疑:本文写梁任公为什么只谈学术造诣不谈政治作为?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非常高的声威,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怀学术有甚于关怀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作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标题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非常幸运地有时机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景仰:佩服尊敬,仰慕),倒不是由于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由于他是云南起义的筹划者,实在是由于他的学术文章关于青年确有启迪[启迪:开导,启发]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叱咤(chìzhà):发怒呼喊;像风起云涌的声势一般,描述声势威力非常大]的人物,莅[莅:lì]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入的印象。[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单的文字中,能够得到如此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声威和妨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详细描写演讲情景张目。]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非常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兴趣相差非常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迥乎不同:区别、差异非常大]。[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涵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场描写演讲,因此也能够将这一段归并到第一部分,作为演讲的又一背景,成为演讲的又一铺垫。]我记得清清晰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精悍:人精明能干]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辉四射,这确实是梁任公先生。[点拨:文字不多,但非常传神。能够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穿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确实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照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风神潇洒”“光辉四射”确实是夸饰,表达学生对教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教师梁任公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描写形象又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杰出非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至此演讲仍未开场,作者先描写梁任公的形象,大概有意先给读者一个详细的人物影像,让读者在脑海中带着这一形象,来欣赏以下各段梁氏演讲过程。]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目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咨询──”眼睛向上一翻,悄悄点一下头:“但是也有一点喽!”[点拨:短是短矣,然人人听后都记得,人人读后都记得。天下之大,古往今来,演讲者如云,能如彼者有几?]如此谦逊[谦逊:谦虚恭谨]同时又如此自负的话是非常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非常够标准的,间隔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激亢:激昂高亢],因此我们依然能听明白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假如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点拨:这确实是个性。从某种角度说,就像读王羲之的文章,我们大多数人估计宁可读他的手写稿而不要电脑打印稿。][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启超没有什么学咨询──”,“但是也有一点喽!”如此的开场真是闻所未闻,足以见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这是文章中一个亮点。]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箜篌(kōnghóu):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弦数因大小不同而不同,最少的5根弦,最多的25根弦]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