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题西林壁(1)(1)VIP免费

题西林壁(1)(1)_第1页
1/21
题西林壁(1)(1)_第2页
2/21
题西林壁(1)(1)_第3页
3/21
题西林壁苏轼(北宋)颍上县赛涧回族乡周台小学罗山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学习目标:1.借助字典弄清词句的意思。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朗读指导朗读指导: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学提示:1、初读古诗,画出不懂的地方。2、依据课下的注解和字典自学古诗。3、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内容。4、认真练习朗读。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2)横看:从正面看。侧:从侧面看。(3)侧:侧面。(4)各不同:不相同。(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7)缘:同“原”,因为;由于。(8)此山:这座山,指庐山。横看侧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远近高低各不同。放飞想象:横着看,庐山──────────;侧着看,庐山──────────;从远处望,庐山──────────;从近处看,庐山──────────;从高处俯视,庐山──────────;从低处仰望,庐山──────────;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背一背:背一背: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侧(),()各不同。不识(),只缘()。明理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要犯“盲人摸象”和井底之蛙“的错误。正如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只看到他人的缺点,更要看到他人的优点。拓展阅读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题西林壁(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