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元数据信息管理思考1元数据概述元数据被理解为: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图书馆与信息界,元数据被定义为:提供关于信息资源或数据的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是对信息资源的结构化的描述。其作用为:描述信息资源或数据本身的特征和属性,规定数字化信息的组织,具有定位、发现、证明、评估,选择等功能。元数据的作用可以归纳为:描述、定位、搜寻、评估和选择。元数据具有传统目录的“著录”功能,目的在于使信息资源的管理维护者及使用者可通过元数据了解并辨别资源.进而利用和管理资源,为形式管理转向内容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元数据按照功能可划分为管理型元数据、描述型元数据、保存型元数据、技术型元数据和使用型元数据五种类型。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元数据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如将元数据划分为描述型元数据、管理型元数据、结构型元数据。其中描述型元数据用于数字对象的发现;管理型元数据用于管理和保存资源库中的对象;结构型元数据用于资源库中数字对象的存储和显示。2元数据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图书馆系统是基于资源的创建、描述、组织与管理、保存、服务的生命周期进行建设的,而元数据则通过在其中各环节的应用支持着整个图书馆系统的建设与服务。尤其是在资源描述、组织与管理、保存、检索与服务中,元数据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这几个角度对元数据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予以论述。2.1元数据在资源描述中的应用描述是元数据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最核心的功能。要有效利用图书馆的收藏,必须对其进行著录与标引,揭示其内外部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将资源组织起来,以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目前,应用于图书馆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格式有很多,如针对数字文献、数字图像、档案手稿、网络资源、资源集合等方面的。2.2元数据在资源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第1页共4页图书馆经常构成按照一定的主题、资源类型、用户范围、使用管理机制因素组织起来的资源集合,对这些集合本身、集合的对象组织结构、集合的知识组织体系的描述,有助于发现、解析、浏览、集成相关的资源集合。当对资源集合及其结构体系的描述以元数据形式描述时,既可以通过将这些元数据与具体系统绑定来形成实际的呈现机制,又可以通过对这些元数据的修改来方便地实现呈现机制的定制和修改,还可以支持智能代理对资源集合的自动搜寻和匹配,支持智能代理对资源结构体系的解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多个资源集合的集成。2.3元数据在信息资源保存中的应用在数字信息逐渐成为信息生产和利用的主流介质的趋势下,数字信息长期保存已成为图书馆的战略问题。数字信息长期保存不仅需要保存数字信息本身,还需要保存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工具的信息,如数字比特流;数字格式与处理信息;数字信息处理环境。元数据作为描述信息本身及其保存环境的数据,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起着重要作用。2.4元数据在资源检索与服务中的应用图书馆的检索服务可以通过对元数据的调用实现向用户提供所查询的数字对象。元数据通过有效描述与识别数字资源的主要特征,如名称、作者、主题,使用户可以从多角度来查询所需要的内容,而且基于元数据的字段检索,也有助于系统准确地定位数字资源,提高查准率。另外,通过元数据为用户提供了数字信息的基本属性,使用户在无需浏览数字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对数字对象有了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并可据此确定对资源的应用方式,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效率。2.5为用户实现知识导航将数据资源的元数据,如题名、作者、年代、格式、制作者等基本属性,在图书馆的主页上公布。使用户在无需浏览信息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就能对信息对象有基本了解和认识,以帮助用户便捷地了解馆藏,并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检索策略。3元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的分析3.1保存型元数据的应用近几年来,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第2页共4页数字资源具有传统资源载体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存储密度高,传输、修改、复制都很方便;但同样也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缺点,载体寿命短,所依赖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更新、淘汰速度快。人们尝试着用各种办法来解决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及可利用性,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