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设施设备管理课件目录CONTENTS01设施设备管理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设施设备管理是指对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确保设施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定义与特点0102特点全面性:设施设备管理涵盖了从规划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03技术性:设施设备管理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如机械、电气、自动化等。04复杂性:设施设备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需要协调和管理各种资源。设施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有效的设施设备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设施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ABCD降低运营成本确保生产安全通过对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优化,可以降低设备的能耗和维修成本,从而降低运营成本。设施设备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设施设备管理的历史与发展起源设施设备管理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当时随着机器的普及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意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设施设备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的设施设备管理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未来趋势未来,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设施设备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设施设备管理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02设施设备管理体系设施设备管理流程01020304设备需求规划设备采购设备验收设备登记与分类根据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制定设备需求规划,明确设备种类、规格、数量等。根据设备需求规划,进行市场调研和比选,确定设备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采购要求和质量标准。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登记和分类,建立设备台账,便于后续管理和维护。设施设备维护策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运行特点和故障规律,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包括保养、检查、维修等。通过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状态监测临时维护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针对突发故障或事故,进行临时性的维护和抢修,恢复设备正常运行。设施设备维修计划010203维修计划制定维修实施维修记录根据设备故障规律和历史维修记录,制定维修计划,明确维修内容、时间、人员等。按照维修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对每次维修进行记录,包括维修时间、人员、内容、结果等,便于后续查询和分析。设施设备更新与报废设备更新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和技术进步情况,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报废处理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确保设备安全和环保。03设施设备管理技术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振动监测技术油液分析技术通过振动分析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识别异常振动和故障。通过对润滑油样品的检测和分析,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磨损情况。红外热像技术声发射技术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设备表面温度,发现异常发热和故障。通过声发射传感器监测设备内部发出的声音,识别设备内部的裂纹和故障。预防性维护技术定期维护010203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清洁、润滑和更换部件,预防设备故障。点检制度建立完善的点检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预防性维修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历史数据,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包括维修周期、维修内容和方法等。可靠性维修技术可靠性评估故障根源分析通过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设备的故障模式、原因和概率,为维修提供依据。对设备故障进行根源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故障根源。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根据设备的可靠性状况,制定针对性的维修计划和策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设备选型与购置安装与调试选择适合生产需求的设备型号和规格,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