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南接轨站改造工程约束桩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简介:工程施工范围为K56+103~+418线路右侧,长315米,共46根桩,桩身长16米~22.5米,其中,16米桩14根;20米桩24根;22.5米桩8根。共计桩长884米,桩身断面均为1.75m×2.25m,桩间间距7米。线路中心距桩中心距离为27米~50.3米。约束桩护壁采用C15钢筋混凝土,桩身采用C30号钢筋混凝土。二、施工方法、措施及质量要求:1、采用人工挖孔,小型卷扬机械垂直运输施工。2、约束桩施工前应做好下面的工作:(1)、整平孔口地面,设置地表截、排水及防渗施;雨季施工时,孔口应搭雨棚。做好锁口;孔口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埂。(2)、备好各项工序的机具、器材和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施,落实人员调配、施工组织计划工作。(3)、制定井下作业和撤出人员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3、开挖及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分节开挖,每节高度宜为0.5~1.0米,挖一节立即支护一节。围岩较松软、破碎或有水时,分节不宜过长。不得在土石层变化处和滑动面处分节。(2)、挖孔时应按设计灌注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应紧贴围岩灌注,灌注前应清除孔壁上的松动石块、浮土。(3)、在承受推力较大的护壁混凝土中应增加钢筋。(4)、开挖应在上一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护壁混凝土模板的支撑可于灌注后24小时拆除。(5)、在围岩松软、破碎和有滑动面的节段,应在护壁内顺滑动方向用临时横撑加强支护,并经常观察其受力情况,及时进行加固。当发现横撑受力变形、破损而失效时,孔下施工人员必须立即撤离。4、应隔桩开挖,及时施作锁口、护壁,灌注前应先清除孔壁松动石块、浮土,以防井壁坍塌。5、浇注约束桩时必须连续灌注,不得形成施工缝。6、桩井开挖土体应及时运走,不得随意堆放。7、施工时每根桩四角应预埋无损检测塑料管以利检测,桩施工完成后,应该严格按照《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第15.3.6条规定对全部锚固桩进行检测,检测完全合格后且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填筑路堤。8、灌注桩身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灌注前,应检查断面净空、凿毛混凝土护壁,`清除孔底松散中铁-云铁联合体玉蒙铁路铁路项目云铁分部第一作业队1玉溪南接轨站改造工程土石、抽干积水,并检查钢筋骨架就位情况。(2)钢筋宜预制成笼,可在桩孔内搭接,搭接接头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处,桩身钢筋接头的施工质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有关规定。。(3)灌注必须连续进行;混凝土捣固及脱膜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的有关规定。(4)必要时可采用速凝、早强混凝土。9、孔下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帽。10、必须挂钢筋软梯上下人员,禁止卷扬机械等运送作业人员。三、人工挖孔桩工程安全管理与技术:1、组织管理措施: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应成立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并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项目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队长担任,项目副队长或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担任副组长,各专业工长及专业班组长任组员。2、安全技术管理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相应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穿好长筒绝缘胶靴。井口的作业人员必须拴好安全带,系好保险钩。严禁穿三鞋(拖鞋、高跟鞋、硬平底鞋)和赤脚、赤膊及酒后施工作业。(2)、每天上班前及施工中,应配合项目机电人员认真检查提升机的辘轳轴、支架、吊绳、挂钩、保险装置和吊桶(或土筐)、刹车制动等设备和工器具是否完好无损,防护设施是否安置到位,正确牢固可靠,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机电人员报告,并在修复及设备试运行正常完好后方准许正式使用。(3)、浇注第一节砼护壁,应高出井沿200mm,厚度同护壁,主要起保护井口和防止物体滑落井内伤人。(4)、井口周边2m范围以内不得堆放杂物,孔内运出的土石料应堆放在离井口2m以外的地方,并及时清理出场,保持作业场所整洁。(5)、作业井至少四人为一作业组,井下1人,井上提运土3人,每组不超过两口井;未经项目同意,作业组不得随意变换组员。井下作业人员以持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