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税收原则与最优税收理论2概要11.1税收的公平原则11.2税收的效率原则11.3最优税收3引例为什么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可能对穷人不利?•把免征额再提到2000元以上,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没有影响,中低收入阶层只能降低很少的税负,但高收入者每月则可少缴几百元到几千元的个税。个人所得税应怎样和家庭情况相联系?•假设两对夫妇总收入都是3000元,一对夫妇,妻子失业,丈夫月收入3000元,如果扣除2000元的免征额,另外1000元要缴个税;而另一对夫妇各收入1500元,两人的收入都达不到个税免征额,他们则不需要缴税。411.1税收的公平原则11.1.1税收公平的含义11.1.2实现横向公平11.1.3实现纵向公平511.1.1税收公平的含义税收公平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判断两种原则•公平的受益原则指纳税人的负担取决于其在政府支出中的受益情况困难在于很难确定不同群体从公共项目中的受益程度•公平的支付能力原则指纳税人的负担取决于其缴纳税收的能力(一般用收入测度)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纳税能力较高者缴纳较多的税收611.1.2实现横向公平所得税•应尽可能将应税收入界定得宽一些•综合所得税比分类所得税更容易做到横向公平商品税•税基宽的商品税收有助于实现横向公平•网上开店应该征税么?711.1.3实现纵向公平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图11-1•规定免征额,而高于数量界限的所有收入都以固定边际税率征税(BTE);•实行负所得税制累进税(BG);•实行税率分级,收入级次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OTG)80R1R2R0M1MTM2METGTGB0ÄÉ˰¶îÕý˰ÊÕ¸ºË°ÊÕÊÕÈë»òÖ§¸¶ÄÜÁ¦22RM图11-1累进所得税制的三种方案9J.S.Mill提出三种方案,以实现所得税的纵向公平:•边际均等牺牲;•绝对均等牺牲;•比例均等牺牲。虽然具有理论价值,但实际可操作性较差。10边际均等牺牲F1F2G1G2MU1MU2M1M2收入收入效用效用11C1B1C2B2E1D1E2D2MU1MU2M1M2绝对均等牺牲收入收入效用效用12P1B1P2B2K1D1K2D2MU1MU2M1M2比例均等牺牲效用效用收入收入13边际C1P1F1B1C2P2F2B2E1K1G1D1E2K2G2D2MU1MU2M1M2三种均等牺牲原则的对比收入收入效用效用比例绝对14流转税实现纵向公平的难度较大,原因是该税收是针对交易额征收的,无法设有免征额和分级的税率结构。1511.2税收的效率原则11.2.1税收的超额负担11.2.2税收超额负担的根源11.2.3减少税制的超额负担11.2.4税收的简化原则1611.2.1税收的超额负担税收的超额负担•因课税而带来的净损失或额外负担,是无法用税收的收益来弥补的,因而对经济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效率损失,称之为税收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或超额负担(excessburden)•起因:税收改变了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从而改变了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从而使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的效率受损。•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损失的总和减去政府征收的税额:图11-217图11-2税收的超额负担18•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课税就造成了面积的福利损失,即税收的超额负担。•称之为“哈伯格三角”(Harbergertriangle)。01CEE1911.2.2税收超额负担的根源商品课税的效应•收入效应:课税使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导致的购买量变动。•替代效应:指在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因商品相对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更多购买变得便宜的商品,而减少购买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图11-520图11-5税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没有超额负担,只有替代效应产生超额负担RSTR¡äS¡äE1U1E2E¡äÒ·þʳÎïO21E1E2E3M1M1M2M3M3FP1Q1P2Q1Q2AB税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2E1E2E3M1M1M2M3M3FGP1M1M2M3P3B2B3税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3因为征税造成超额负担的例子:•18世纪,英国政府曾经征收“窗户税”,纳税人为了逃避税收,纷纷用砖头将窗户堵死。结果是,政府没有收到税,而居民住的又不舒服。24总额税(lumpsumtax)•指纳税义务不因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的税收。(人头税,土地税,一次总付税)•不会产生超额负担。•一种税之所以会产生超额负担,根本原因还在于替代效应。而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