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河南省济源市济渎路学校周丽《可贵的沉默》说课稿济渎路学校周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济渎路学校的周丽。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七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第一篇。本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友情”为主题。选编的四篇文章《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爱与真情”,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回报父母、关心他人。《可贵的沉默》讲述的是在老师的启发教育下,孩子们懂得回报父母的小事。花开并蒂,类似的主题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给予树》等文章,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给予是快乐的》等文章也有涉及,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恰当的选材。此课学习既是前面类似主题学习的接续,又为后面学习打下了基础。结合课标对第二学段的要求及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概意思,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感受父母的爱,并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体会孩子的情绪变化。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主动回报父母。二、学情分析以“亲情、友情”为主题的文章,虽然前面已学过几篇,但情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过程。我了解到我们班54个孩子去年过生日时,其中52个孩子都在自己生日那天收到了父母及亲人的礼物,然而却只有5名同学在父母生日那一天,送去祝福。鲜明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得到了来自父母、亲人太多的爱,却很少懂得爱别人,和文中的孩子很相似。因此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父母。”作为学习重点。“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并体会沉默是可贵的,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之爱。”作为学习难点。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定会让学生心灵有触动,行为有改变。三、说教学模式基于新课改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学校提出以培养学生道德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善的教育”课题研究,“善的教育”是教师指导学生每天写善语、善事、养成好习惯,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善良的人。在这一课题的指引下,经过实践我校逐渐形成了“学.习课堂”的语文讲读课教学模式。本模式主要是以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写作等形式,营造和谐、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写作,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四、说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体现我校的教学模式,我的整个教学流程共分五大块:1、板书课题,直接导入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品读交流,突出重点4、品读感悟,突破难点5、拓展延伸,读写结合具体安排如下:(一)开口【教学设计】今天继续学习17课,一起读课题,举起你的小手,一起跟老师板书课题,在书写时引导学生自主观察“默”字,重点强调第八笔提的书写。【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书写汉字时,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教【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书写汉字时,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写字指导,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好习惯。学中我特别注重写字指导,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好习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设计】1、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并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故事发生在哪里,开始发生什么事,后来又发生什么事等)。2、用多媒体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图中的孩子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通过两幅图的对比,主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这【设计意图】通过两幅图的对比,主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一环节的设计,既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