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压力管道安全基础知识4.1概述4.1.1压力管道的定义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利用管道来输送介质,管道输送已经成为与铁路、公路、水运、航运并列的运输行业之一。在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管道中的部分管道是压力管道,它作为一种特殊承压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及城市燃气和供热工程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49号令)对压力管道作了明确定义:压力管道是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压力管道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4.1.2压力管道的工作原理及用途对单条压力管道而言,其工作原理就是依靠外界的动力或者是介质本身的驱动力将该条压力管道源头的介质输送到该条压力管道的终点。压力管道的主要用途就是输送介质,而除此用途之外还可以延伸出储存功能(主要用于长输管道)和热交换功能(主要用于工业管道)等。4.2压力管道输送的介质管道输送的是流体介质,包括0.1MPa以上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具体定义如下:可燃流体:指闪点高于45℃的流体(在生产操作条件下,可以点燃和连续燃烧的气体或可以汽化的液体),如35#轻柴油、重柴油、变压器油、甘油等。易燃液体:指闪点低于45℃的液体,如原油、汽油、煤油、乙醚等。易爆(气体、液体)流体:指闪点低于环境温度的流体,如汽油、乙醚、丙酮等。有毒流体:这类物质一旦泄漏,被人吸入或与人体接触,若治疗及时不至于对人体造成不易恢复的危害。相当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Ⅱ级以下危害程度的毒物。如甲醛、乙醚、氯水等剧毒流体:指有极少量这类物质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与人体接触,即使迅速治疗,也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难以治疗的后果的物质。相当GB5044《职业性接2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Ⅰ级危害程度的毒物。如汞、苯、砷化氢、氯乙烯等,最高允许浓度≤0.1mg/m2。有腐蚀性液体: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管道材料造成损坏的液体,如:硫酸、硝酸等。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指介质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处在沸腾状态的液体。4.3压力管道的分类4.3.1概述压力管道的用途广泛,品种繁多。不同领域内使用的管道,其分类方法也不同。一般可以按主体材料、敷设位置、输送介质特性和用途等进行分类,另外,为便于安全监督管理,还按照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进行分类。4.3.2压力管道分类(1)压力管道的一般分类①按主体材料划分,可分为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又可分为铸铁管道、碳钢管道、低合金钢管道、不锈钢管道、有色金属管道等。非金属管道包括塑料管道、玻璃钢管道、金属复合管道、非金属复合管道;②按敷设位置划分,可分为架空管道、埋地管道、地沟敷设管道;③按介质压力分类,通常可分为:超高压管道(>42MPa)、高压管道(10~42MPa)、中压管道(1.6~10MPa)、低压管道(<1.6MPa);④按介质温度分类,一般可分为:高温管道(>200℃)、常温管道(-29~200℃)、低温管道(<-29℃);⑤按介质毒性分类,可分为:剧毒管道(极度危害)、有毒管道(非极度危害)、无毒管道;⑥按介质可燃性分类,分为可燃介质管道、非可燃介质管道;⑦以介质腐蚀性分类,分为强腐蚀性介质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非腐蚀性介质管道;⑧按管道用途分类,分为长输油气管道、城镇燃气管道、热力管道、工业管道(包括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动力管道、制冷管道。(2)安全监督管理的分类为满足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特种设备目录》将压力管道分成长输(油气)管道(输油管道、输气管道)、公用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工业管道(工艺管道、制冷管道)和动力管道4个类别及压力管道元件品种。在安全监督管理中,还对各类压力管道与压力元件品种进行分级以便于分级管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将压力管道按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