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三维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天赋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作用通过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兴起的背景、主要内容、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讲述,理解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兴起的讲述,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通过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学习,了解近代西方民主主义者敢于向旧思想斗争的勇气和战斗精神,给学生以思想情操上的感染、薰陶。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时代背景;“权力分立”思想的重要内容及意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时代背景;“主权在民”思想的重要内容及意义(一)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洛克的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的影响,启蒙运动及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2、理解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发展,尼德兰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体现了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客观要求,洛克的民主思想是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出的有利辩护。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启蒙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是启蒙运动中的思想硕果。3、了解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探讨西方民主思想,探究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和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与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有哪些根本分歧。(二)过程与方法:分析、比较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和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是在与封建专制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天赋人权”思想、社会契约论、权力分立理论、及“主权在民”思想,捍卫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并成为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形成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和坚持民主的大无畏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权力分立”思想内容及历史作用,民主理论与资本主义兴起的关系。难点:三位思想家主张的比较。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本课概述“民主”是一种政治学概念,原意为“多数人的统治”和“人民的权利”,它起源于政1治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分类。近代以来,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在与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旨在倡导一种维护多数人统治和人民权利的民主制度。近代早期的民主主义者以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启蒙学者为代表,他们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把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的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成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民主原则,从而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并由此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大造舆论。本课具体介绍了近代的西方民主思想,与第1课讨论的西方专制主义理论问题形成对比关系。以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民主思想家,对君权神圣、君权神授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如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助于“社会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提出了实践民主政治的系统思想与理论,如天赋人权论、契约论、人民主权论、自由论、分权制衡论和代议制政府论等。从而构成本节内容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思想家们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另一条是思想家们对未来民主蓝图的构建。【教法方法】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并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再现,创设简易可感知的情境,使用启发式,激励性,以教师为"导",导之有法,使其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简洁性,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学习过关于人类社会从古代专制制度向近代民主制度演变的历程,并对民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本课内容属于欧...